光明日報:故宮裡鬧元宵,讓傳統文化回歸生活

封壽炎

2019年02月20日08:0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故宮裡鬧元宵,讓傳統文化回歸生活

  春節前后,故宮頻繁成為媒體聚焦的主角。先是“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讓游客體驗了一把清朝宮廷年俗的庄重與熱鬧。接著一場瑞雪,又使人們津津樂道於唯美的故宮雪景。元宵節前夕,故宮首次舉辦的“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大受歡迎,熱情的游客不但“秒光”全部預約門票,還把故宮門票預售系統都擠“癱瘓”了。

  年俗是傳統節慶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人們紛紛感慨年味越來越淡的當下,皇家裡的年俗自然讓人充滿好奇。同樣,元宵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佳節良時。“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辛棄疾一首《青玉案·元夕》,道盡了民間鬧元宵的絢麗與浪漫。那麼,在重重宮牆背后的深宮裡,元宵夜又是何種景象呢?故宮首次接受公眾預約的夜間開放活動選在元宵佳節,游客“紫禁城裡看花燈”的熱情被引爆,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近幾年來,故宮銳意創新,力求讓文物、文化在民眾的生活中發揮最大效益。一方面是讓文物“動起來”,喚醒那些沉睡於深宮、緘默於庫房的珍貴文物,讓它們盡可能多地展覽展示,在與市民游客的對視交流中重煥生機。另一方面讓文化“活起來”,通過文創商品、網絡推介,古老故宮已經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文化網紅”,廣泛深入地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流行文化大潮裡一股清麗典雅的源頭活水。

  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它回到民眾之中。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節慶民俗文化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很容易回歸到人們的當下生活,成為日常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近些年來,隨著傳統節日放假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針對傳統民俗的挖掘、整理、教育和推廣力度不斷加大,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越來越受重視,與現代節假日、西方“洋節”逐漸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共同構成當下社會生活中的節慶假日體系。

  然而,傳統節日在過,但距離傳統文化回到當下生活,成為日常生活的有機部分還相當遙遠。有人調侃,過傳統節日最大的內容就是“吃”——元宵吃湯圓,清明吃青團,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除夕吃餃子。對不少人來說,除了吃之外,其他的節慶民俗就所知無幾,也體驗不深了。

  事實上,傳統節慶不僅僅意味著吃喝,而且是一個文化系統。比如在除夕,圍繞包餃子,就要求一家人分工合作,以餃子為紐帶,在協作之中進行情感交流,體驗天倫之樂。在吃喝之外,還有著層次豐富的其他禮儀和文化內涵。此次故宮的“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活動,就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游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來全面展現清代宮廷的過年習俗。其中“吃喝”所佔的比重並不大。如果在當下的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過年也能包含更多的節慶活動,蘊含更多節慶文化內容,年節的魅力指數、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無疑都會大大提高。

  傳統文化回歸當下生活,還面臨著傳統文化如何與現代生活方式,以及現代人的思想觀念互相調適、互相融合的問題。傳統文化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傳統社會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制度互相調適的結果。當社會已經步入現代,傳統文化就面臨著揚棄和重新闡釋的任務。從東亞一些發達國家,比如日本、韓國的歷史經驗來看,傳統儒家文化能夠找到與現代文明的融合之道。在經濟、科技和社會形態都高度現代化的東京,在社區組織、公共生活、鄰裡互動、節慶民俗等方面,都保留著濃重的傳統色彩。傳統與現代互相輝映、相得益彰。

  探索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之道,這一任務也擺在文化機構、文化學者的面前。故宮不但保存著豐富的、以文物為形態的固化文化,其對節慶民俗這種活化形態的傳統文化也具有很強的研究和闡釋能力。當故宮把目光投向過年、元宵等傳統民俗,它其實還可以更進一步,那就是對這些傳統民俗、傳統文化進行符合現代文明的揚棄和闡發,使傳統文化得以與當下生活互相調適、水乳交融,既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也為當下的現代文明建設增加來自歷史的獨特貢獻。

(責編:苗楠鈺(實習生)、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