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校醫室不應缺席孩子的成長記憶

喬杉

2019年02月18日08:03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校醫室不應缺席孩子的成長記憶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近日發布的《中國中小學校醫室現狀調查研究報告》顯示,我國現階段有59.6%的中小學校未設置校醫室或保健室,各地整體健康教育開展情況不充分,缺乏專業的健康教育資料,青海、山東、河北、陝西幾省的校醫室工作人員醫學專業背景比例不足20%。面對學校醫務室建設缺失、校醫室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不過關等情況,中小學生的健康引起廣泛關注。(2月17日《工人日報》)

很多人以前就讀的學校條件一般,特別是一些農村學校,硬件設施和師資都很薄弱,但再差的學校,一般都有一個醫務室,萬一學生在學校受傷了,在醫務室能進行基本的處理。本以為隨著發展水平的提高,對教育投入的加大,現在醫務室已經成了標准配置,想不到竟有近六成中小學未設校醫。

在當前的教育語境中,對於一所學校的評價,最重要的標尺大約是教學水平。一所學校能不能稱為名校,也主要看師資水平和教育水平,但這並不意味著,學校沒必要設置醫務室,不意味著醫務室可有可無。

相較過去,現在不少學校規模越來越大,動輒出現“超級學校”,這麼多活潑的孩子在一起,很難保証不出現一些小意外,比如因小磕碰而受傷。現在醫療水平提升了,如果孩子在學校出了小意外,而學校沒有醫務室,從學校到醫院總會有一段距離,有的距離還很長,很難保証不會由於專業知識的缺乏,從而發生不應該的遺憾。

一段時間以來,學生體質的話題引起了社會普遍關注。雖然教育部有著明確規定,但有些學校在開展體育運動上依然束手束腳,一些體育老師也不無應付搪塞之意。這固然有著考試體系設計問題,但也與一些學校和老師擔心出現意外有關。由於學生和體育的雙重特性,體育課的意外指數還是相對較高的。醫務室是開展體育運動的必要保障,當前的醫務室配置水平,顯然是觀察當前體育課開展不力的一個重要視角。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學校的任何一個機構,都承擔著一定的教育使命。醫務室也是如此,也可以在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相對於普通教師,醫務室的醫生顯然更具有專業素養,由他們來承擔、組織和推動一些課程的開展,更具備可能和優勢。比如說急救知識的普及,這個當下社會的一個痛點,很多學校開展得十分不力。如果明確醫務室的職能,由醫務室牽頭,則能起到很好的普及作用。

或許正是鑒於這樣的考慮,教育部、衛計委等部門頒布的《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才明確規定,為保障青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城市普通中小學、農村中心小學和普通中學要設衛生室,按學生人數600:1的比例配備專職衛生技術人員。可現實是,“校醫室”在許多地區竟是一陌生詞匯,學生也從未在學校見過校醫室。在當前高度重視教育背景下,這一現象耐人尋味。近六成中小學校未設校醫是嚴重“偏科”,從一個側面說明,無論是教育理念還是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都存在很大不足。

很多人的成長記憶中,都有著當年校醫和校醫室的場景,校醫室不應在孩子的成長記憶中消失。正如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碩鵬所說,學校的校醫室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場所,應該得到重視,應該按照規定落實到位。需要指出,在現代教育背景下,校醫室的重要性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得到新的開拓,其存在不僅僅是治病救人,還承擔著教書育人的作用。拿中小學生的健康教育培訓來說,就有著校醫室參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