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民生觀:這裡的公廁為啥有紙了

劉 陽
2019年02月18日07: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不能因為廁紙有被拿走的可能就打退堂鼓。做好預防措施,把好事做好

    

  今年春節長假,回到老家重慶,發現許多變化。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公共廁所裡,開始提供廁紙了。說實在的,方便不少。

  公廁配紙,看似小事,但是,好像並不是那麼容易實現。就在幾年前,街頭公廁不說,就算是有些裝潢得富麗堂皇的影城,也是不予提供。我還專門採訪過一位電影院經營者,他說,剛剛配上廁紙,就發現有人整卷整卷地拿走了,我們一想,會不會供不起啊?算了吧!

  那麼,老家這邊怎麼配上了呢?找知情人一問,人家樂了:現在這個生活水平,一卷普通的廁紙,能值幾個錢?絕大部分人不會拿。就算有人特別愛佔小便宜,非在鸕鹚腿上片肉,及時補上就行了嘛。概率不高就不怕,不能因為有人佔便宜,就不便民了不是?再說,咱還可以監督,可以宣傳教育,開始也許見人拿有人跟風,想辦法管住唄!

  這話,說出了一條道理:解決民生難題,為老百姓服務,別在想象中把困難放大,乃至嚇住了行動的勇氣。只是因為存在廁紙被拿走的可能就打了退堂鼓,這件方便大家的好事就會永遠擱置了。

  生活中,我們做事拖延,往往在於把困難想成山樣大。這樣恐怕不行吧,那樣人家不會配合吧,放一放再說吧……實際一做起來,根本不存在這些難題,基本是自己嚇自己。工作中也一樣,推行一項新的民生舉措,事先仔細考慮、詳細評估困難,這是對的﹔但這個考慮和評估要精細,最好能夠定量,看看是否存在“自己嚇自己”的情況。

  風險在可承受范圍內,不礙大局,那就抓緊干起來,同時,對預料到的障礙,提前做好應對措施就好﹔如果臨時出現了新困難,那就邊干邊應對。別幻想一帆風順,現實世界不是堆積木,不可能有一個完美的圖紙讓你照著來﹔而是一個動態的、需要不斷克服隨時出現的問題的過程,出現問題解決問題唄,辦法總比困難多。

  社會文明程度往往也是在“做起來”的過程中逐步提升的。過去,公園裡擺放了花盆,總擔心會被誰搬回家﹔公共場所提供的公用雨傘,總擔心被拿走了不還﹔裝上路燈,總擔心會被頑皮的小孩用石頭子兒砸碎……其實,相應的措施跟上了,鞏固一段時間后,這些行為的發生概率都可以被降到最低。

  小廁紙背后有大道理:別讓畏難擋住了為老百姓做事的腳步。

  《 人民日報 》( 2019年02月18日 13 版)

(責編:馮粒、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