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改革全球貿易體系 助推全球經濟增長

王輝耀(全球化智庫(CCG)主任)

2019年02月17日08:42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改革全球貿易體系 助推全球經濟增長

  第55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慕安會)2月15日在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開幕,歐洲自主發展、跨大西洋合作、大國競爭成為本屆慕安會的重要議題。今年有包括近40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近百位部長在內的500位嘉賓參會,陣容強大創下紀錄。與會政要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芬蘭總統尼尼斯托、挪威首相索爾貝格、埃及總統塞西、美國副總統彭斯、加拿大外長弗裡蘭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應邀參會。

  進入2019年,世界經濟形勢出現了新的變化,不確定性有所增加,世界經濟增長動力減弱,世界經濟增速下行可能性較大,國際貿易增速放緩。這主要表現在,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一些主要指標增長出現回落,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機構下調了對2019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國際直接投資活動低迷不振,全球債務水平提高,金融市場動蕩不減,英國脫歐、美國政府“關門”等都可能導致全球貿易動蕩的“黑天鵝”事件頻發。

  另外,分配不均造成各國之間、一些國內各階層之間的貧富差距拉大,發達國家產業空洞化造成的逆全球化,加劇了許多國家包括一些西方國家對全球化的不信任,使全球貿易體系蒙上陰影。

  全球貿易體系面臨新的挑戰,但也要看到挑戰中客觀存在的機遇。首先,多邊自由貿易仍是當前國際社會倚重的標准,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堅持貿易自由化,並高舉經濟全球化的大旗。其次,全球經濟形勢出現一定的低迷現象,但中國等國家的GDP和進出口貿易依然強勁,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再次,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近期生效,對服務業、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嚴格要求,不但代表了一種新的全球貿易體系類型,同時也為世貿組織改革等提供了經驗借鑒。

  貿易是全球和平發展的穩定器。從貿易競爭走向合作,改革舊的貿易體系,構建新的貿易體系,是全球化4.0時代的必經之路。盡管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但未來全球貿易和多邊主義仍是主流,經濟全球化還將繼續。在世界經濟下滑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各國更應加強合作,由競爭者變為合作者,不是通過貿易保護主義、增加關稅等方式來“自保”,而是通過談判、溝通、合作的方式構建新的貿易體系。

  新的全球貿易體系應更重視服務貿易的發展。服務業在全球經濟中與制造業同等重要,在許多國家的經濟增長中正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服務貿易已經佔到全球出口的五分之一,且這一比重還在繼續加大,需要對全球服務貿易的潛力進行深度挖掘。各國加強服務貿易,以國際旅游等方式達到平衡,對構建新的全球貿易體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推動全球貿易的新的增長點。

  維護和加強多邊機制,需要對現有機制進行改革。新的國際貿易體系需要建立在現有國際貿易體系的基礎之中,在國際貿易規則上進行諸邊合作,加快現有國際貿易體系改革,以適應新的形勢。世貿組織(WTO)改革需對“完全協商一致”原則改進程序,可以用諸邊協議來代替多邊協議,以提高談判效率和執行力度。還應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的訴求與承受能力,努力尋求分歧雙方的共贏點。

  此外,中國因素也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貿易進出口總額從1978年的355億元,到現在首次超過30萬億元,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了巨大變化,為世界貿易體系發展貢獻了巨大的“中國力量”。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8年GDP達90.0309萬億元,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05050億元,比上年增長9.7%﹔貿易總量首次超過30萬億元,創歷史新高。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在逐漸加大,中國在構建新的全球貿易體系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帶一路”倡議給全球貿易帶來新的機遇,繼續推動全球更高水平開放,為構建新的全球貿易體系提出了“中國設想”。中國繼續引領踐行“一帶一路”倡議,通過擴大基礎設施等方面投資,增加國家間相互貿易和產業合作機會,擴大需求和就業,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中國繼續擴大開放,落實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提出的擴大開放舉措,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將以實際行動和更大努力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為構建新的貿易體系提供“中國動力”。

  全球化4.0蓬勃發展,世界各國都不能置身事外。隻有加強未來合作,才能共塑新的全球貿易體系,為全球經濟持續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編:朱江、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