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定期給廣告洗洗澡

蔡小文

2019年02月15日08:0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定期給廣告洗洗澡

  近日,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表示,已對某椰汁企業涉嫌發布違法廣告的行為進行調查,該企業的一些廣告牌也正在被依法拆除。

  盡管公眾感到這家企業廣告中的畫面和言詞“辣眼睛”,但該企業仍在辯稱“你們想多了”。實際上,用女性特征和誘導性言詞吸引公眾注意力,已是一些廣告的常用手段。踩在法律邊緣的鋼絲上,撩一下公序良俗的底線,借以顯示自己營銷手段的與眾不同,並迎合部分人群難以名狀的心理陰影,幾乎成為一些廣告從業人員的慣性思維方式和操作伎倆。由此產生的個別產品廣告往往在是否違法的界定上顯得極為模糊,但其品位與趣味的低下卻不言而喻。

  在現代傳播中,廣告的地位顯而易見。西方媒體人甚至這樣給新聞下定義:“新聞就是配在廣告旁邊的東西。”當然,我們不能認同這樣的新聞觀,甚至可以說,這是某些新聞機構和從業人員唯利是圖的直接表述。但這句話至少可以証明一點,就是商業廣告在傳播中佔據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具有強大的價值和影響力。商海風高,用廣告贏得商戰的例子很多。同樣,用廣告影響、塑造、轉變甚至玩弄受眾消費觀念以至價值觀、世界觀的事情也大量存在。大排量汽車讓你激情澎湃?巧克力使你家庭幸福?一雙昂貴的皮鞋就能彰顯你男性的魅力?一部手機就展現了你的成功人生?越是精心制作的廣告大片越能在一瞬間擊潰你的心理防線,而那些偷偷摸摸、擠眉弄眼、欲蓋彌彰的小廣告又當如何呢?他們會對受眾形成怎樣的心理傷害或不良誘導,不是很明確嗎?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一個周身潔淨的人,不能容忍污穢落在自己的衣帽上。從這個觀點出發,我們可以看出違法違規廣告的發布企業和刊載媒體都不那麼干淨。他們容忍、制造、欣賞、放大污點,渾水摸魚,全然不顧社會風氣的陰霾化,只是躲在角落裡數著到手的錢。至少,他們沒有盡到應盡的社會責任,也許是忽視,也許是有意為之。

  應該定期給廣告洗洗澡。當然,這不只是有關部門的事。廣告面向公眾,不良廣告理當受到公眾的抵制。此次對這家椰汁企業廣告的質疑首先來自公眾,正是“知屋漏者在宇下”在正常反饋。必須承認,公眾對公共產品最有發言權,而公眾輿論正是矯正不當傳播的利器,公眾判斷與公眾監督是保護輿論環境的上佳路徑。

  美國獨立商業顧問、《追求卓越》一書的作者彼得斯認為,卓越的企業應該善於向消費者學習。這種學習,理應包括文化、道德、心理和判斷能力。作為發布廣告的企業,在遭遇輿論危機時,急於洗清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最好的危機公關不是諉過於人,更不是鴕鳥政策,相反,積極的心理疏導和必要的改正措施才是正途。我們不奢望每個企業都卓越,但至少它應該是一個合格的企業才對,而合格的企業不能缺少社會責任感。

  有關部門在輿論產生后立即採取了有效措施,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但我們更希望管理部門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實效做到輿論產生之前,畢竟職責所在,缺位與遲到都令人汗顏。嚴管與自律相結合,“洗澡”才能成為廣告的常態,個別企業打擦邊球的心思才能得到有效管控,我們的社會風氣才能越來越干淨。

(責編:苗楠鈺(實習生)、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