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公益與商業,能否“攜手言歡”

吳迪

2019年01月31日08:03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公益與商業,能否“攜手言歡”

  期待各界能以更開放的心態和理性的思考來審視公益事業與商業的合作:企業投資公益項目,在成就某些商業模式的同時,也促進著公益事業的革新﹔企業通過參與公益活動、分擔社會責任來提升品牌價值,也體現了一個國家商業文明的進步。

  據1月29日《新京報》報道,河南一景區自去年1月起,將300名失蹤兒童信息印在10萬張門票上銷售。近日,一名被拐10年的女孩借此找到失散的親人。此事迅速引發關注,也招來景區涉嫌炒作的批評。

  現實中,公益活動一旦與商業行為挂鉤,難免會引發爭議。比如,一家中介公司曾表示,如果兒童走失,可以就近到該中介門店尋求幫助,被一些網友視為炒作﹔某礦泉水企業宣布,在一款水的外包裝上印制失蹤兒童信息,每銷售一瓶水即向慈善機構捐贈3分錢,遭到的批判聲也不小。同時,也有一些項目受到好評。如某公司的螞蟻森林項目,以踐行綠色出行用戶的名義,由公司出資植樹,綠化沙漠﹔某些社交軟件在獲得用戶同意后開啟尋人定位功能,增加失蹤人員曝光率和被找到的可能性。

  同樣是企業發起的公益行為,遭到質疑的往往是有賺錢、謀利痕跡的,得到好評的則是那些看不出直接從公眾身上賺錢的。這也引出一種討論:公益與商業要想合作共贏,其合作的邊界如何把握?

  事實上,公益的長遠發展往往離不開商業力量的支撐。公益行動總是有成本的,需要持續穩定的發展環境和土壤,這就離不開商業的支持。很多情況下,正是由於公益機構借助商業手段和市場的模式,才讓公益活動傳播得更廣,讓公益離廣大百姓更近,讓更多人受益。幾年前,深圳的幾名程序設計師開發了“兒童公益404”開源代碼,隻要有互聯網平台植入這段開源代碼,網民的頁面出現404錯誤時,就會彈出公益廣告位,顯示一個失蹤兒童的信息。據報道,一年多時間,成功幫助25名丟失的兒童回家。這給我們的啟示在於,剔除狹義的“不求回報”“道德成就感”等思維,在公益領域給企業一些空間,讓其找到感興趣的價值點,可以為各方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公益與商業是可以共贏的。公益機構和公益項目的優勢在於擁有大量關注者和支持者,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但本身不能帶來盈利,需要獲得各方的捐助﹔而企業的優勢在於具備提供捐助財物的能力,而需求在於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譽度,進而實現潛在消費群體的轉化。這就為二者的合作與互補提供了基礎和可能。在把握好兩者合作“分寸”的前提下,豐富公益的方式、運用商業的力量促進公益事業的發展是大有前途的。

  回過頭來看以往的相關爭議,也帶給我們一些思考。比如,企業發起的公益活動容易遭到質疑,是不是我們的思維和觀念過於狹隘,簡單地認定公益行為就隻能奉獻、不求回報?是不是以往一些企業借助公益的名義做了一些傷害公眾情感的事,導致公眾的多疑心態?還有,企業創新做公益,大多是踉踉蹌蹌的樣子,是不是我們的慈善環境不大友好、有待改善?

  不可否認,當前公益領域確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和障礙。為公益項目多加一個支持的砝碼,希望的天平就會向我們期盼的方向多傾斜一分。時下,尋親、教育、環保、助老助殘等諸多領域的公益事業,都需要開拓新的發展模式,需要更多“砝碼”的助力。期待各界能以更開放的心態和理性的思考來審視公益事業與商業的合作:企業投資公益項目,在成就某些商業模式的同時,也促進著公益事業的革新﹔企業通過參與公益活動、分擔社會責任來提升品牌價值,也體現了一個國家商業文明的進步。

  這就需要我們各方合力營建起一個良好的公益生態,讓公益事業在商業的助力下,更大程度上實現其初衷,讓商業行為在公益活動中獲得有形或無形的回報,激發更多企業加入其中,使公益的形態更加多元,讓更多人從公益行動中受益。

(責編:苗楠鈺(實習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