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這樣的魔幻試卷,難堪了誰

張焱

2019年01月22日08:08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這樣的魔幻試卷,難堪了誰

  有一句廣為流傳的教育名言是這樣說的:“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但如果這棵樹是一棵歪脖樹,這朵雲是一朵烏雲,這個靈魂自己還粗鄙著呢?

  近日,媒體報道,北海藝術設計學院“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期末考卷上出現了多道與課程內容無關,甚至令考生感到被侮辱的試題:“你與異性有過性交往嗎?艾滋病好在什麼地方?”“你將來想要小孩子嗎?你想斷子絕孫嗎?你要不要借一個好的種?”據了解,出卷人為學院的院長,並且此前在“大學語文”“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等課程考試中也出過類似的題目。事發之后,學校官網公布的4個電話全部處於無人接聽的狀態,而且根據受訪者提供的信息,目前校方已經開始要求在網上曝光試題的學生進行刪帖處理,並要求所有學生保持沉默。

  期末考試是通過考試的檢查測試,激發學生將所學知識串聯起來、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同時發現學生學習的目的、態度、知識、能力、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下一階段有針對性地改進學習提供依據。但“你與異性有過性交往嗎?”“你想過為國家的未來而吃飯,為國家的未來而生孩子嗎?”……這些窺探個人隱私、邏輯混亂、三觀不正的題目出現在大學期末考卷上,究竟與什麼知識點有關,又能激發學生什麼樣的思考,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有一點是清晰的,試卷題目和用語之粗鄙和淺陋,恰恰暴露了出題者的無知、無趣、無德、無畏。這些問題必然久久盤旋在出題人的腦海中,最終噴薄於學生的試卷上。這樣的考試是借學生積累學分的壓力,綁架學生的思想,限制學生的思考,甚至將試卷等同於“供狀”,強迫學生“交代”涉及隱私的心理活動,完全是反文化的,不僅不能教人育人,而隻會誤人害人。

  教育是一件庄嚴而神聖的事。我們知道,無論是像高考這樣大規模的國家考試還是一個省、一個區的考試,都需要一定的流程,包括成立出題小組、擬定題目並通過討論、辯証才能送達學生手中。一個學校的期末考試雖然做不到如此嚴謹,也需要遵守相應的流程,通過恰當而有效的程序。但這樣的試題和試卷可以出現在學生的手中,恰恰體現了試卷及試卷的生產流程出現了程序錯誤,或者如果是經過了相應的程序而依然照出不誤,就說明這個程序和機制本身存在問題,說明學校的專業水准和教育標准存在著問題。

  近年來,一些學校的試卷出現了新的趨勢,出題人不拘泥於考查書本知識點,想把試卷出得活一些,更貼近網絡時代,更貼近當下生活。一些試題要求學生“主持一個飯局請《聊齋志異》中的人物吃飯”“結合個人姓名,論証《西游記》是自己寫的”“用五塊錢的創業基金,在有限時間內最多能賺多少錢”,雖然引起廣泛爭議,但教育專家認為隻要能結合專業的基本要求,注意“花式”試題在考卷中的權重,倒也無可厚非。

  但考試之“活”不是為了“活”而活,不是為了“作死”而活,而是由“死”而活,由“生”而活。北海藝術設計學院的魔幻試卷,究竟難堪了誰?答案應該很清楚了。

(責編:苗楠鈺(實習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