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產假由夫妻共享 減少“喪偶式育兒”

土土絨

2019年01月17日07:4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產假由夫妻共享 減少“喪偶式育兒”

  近日,上海市婦聯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2019年擬向上海兩會提交的10份議題。議題圍繞幼兒托育、婦幼健康、生育配套制度創設、家庭養老等問題展開。其中,一條關於產假由夫妻雙方共享的建議令人耳目一新。

  上海市婦聯提出,生養子女並非母親個體的職責,產假制度的設立應當以家庭為單位,建議產假(包括生育假、配偶陪產假)可以由夫妻雙方共享。夫妻雙方根據家庭與職業的實際情況,協商確定各自休假的天數,比如98天的產假由女方享受,另40天的假期女方休10天男方休30天。

  產假制度是這兩年媒體熱議的話題。一方面,中國生育率持續處於較低水平,讓生育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僅為1723萬,比2016年少了63萬。曾經用5個月的時間,就生出全國四分之一的二孩的山東,被稱為“最愛生孩子的省份”,去年的出生人口也明顯下降。就連“二孩大省”也不想生了,而全國總和生育率更是遠遠低於維持代際更替所需要的2.1,年輕人的生育意願確實令人擔憂。要怎麼鼓勵生育?產假改革被視為有效途徑之一。

  另一方面,孩子越少,也越“金貴”。現在的家庭普遍放棄了過去的“放養”“散養”模式,紛紛追求“精養”孩子。吃的用的都要力求最好,在照顧孩子上,自然也要投入前所未有的精力。“24小時不能離人”“時刻關注孩子的變化”,這些要求日益被視為理所當然。那麼,養育成本由誰來承擔?從整個社會來說,育兒的成本絕大部分還是由家庭承擔的﹔從家庭的角度來說,育兒的時間精力成本主要是由母親來承擔的。

  父親的缺席既給母親造成了更大的壓力,也不利於親子關系的培養。因此,近年來,怎樣推動父親加入到育兒中來成為育兒界熱議的話題。其中,產假改革便是可行的途徑之一。

  如果我們同意孩子是父母共同的孩子,那麼也就應該承認,養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責任,而不是母親一個人的。當然,由於男女雙方的生理差別,女性在育兒方面,尤其是新生兒階段,勢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但這並不意味著男性就可以理所當然地袖手旁觀。恰恰相反,力所能及地為妻子提供幫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即便是僅僅表達出參與的意願,也能為忙亂不堪的妻子緩解心理壓力,減少產后抑郁的可能。

  但是,男性陪產假很多時候都顯得有些“奢侈”。假期過短,或干脆未休陪產假的情況時有發生。一方面,以上海為例,男方陪產假確實隻有10天﹔另一方面,社會普遍認為,育兒主要是女方的責任,男方負責“掙錢養家”就行了,因此也不重視男方的陪產假。

  女性獨力育兒的艱辛無人分擔,成為一種常見的社會現象,網上甚至發明了“喪偶式育兒”這樣的戲稱。近日,一位媽媽在孩子發燒到42℃時請假卻不被允許的新聞,引爆了輿論。這位媽媽的遭遇令人心酸,但網友們同時也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孩子有事為什麼總是媽媽請假?”盡管爸爸們也有自己的難處,但強調男性在撫養下一代方面的責任,鼓勵、引導男性參與到育兒中來,是現代社會的家庭倫理,也是公共政策應該體現的方向。

  這次上海市婦聯建議由夫妻雙方“共享”產假,實際上就是引導夫妻雙方“共擔”養育孩子的責任,以家庭為單位來承擔育兒成本。這對於不堪重負的女性來說不啻是個利好,對於鼓勵生育、構建合理育兒模式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當然了,“共享”產假能產生多少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目前,北京、廣東、江蘇等省市均已將男性陪產假延長至15天,四川、寧夏、河南等地更是規定了20~30天不等的陪產假,相對來說,上海短短10天的陪產假,確實顯得有點“摳門”。在不長的假期裡騰挪,總有點“螺絲殼裡做道場”的感覺,男方陪產假的增加,還得以女方假期縮短為前提,在各地產假均有所增加的大背景下,恐怕很多女性還“舍不得”把不長的假期讓給配偶。大大方方地延長男方陪產假,或許更加實惠。

  無論如何,夫妻“共享”產假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建議,它代表了一種新的育兒模式,展現著公共政策積極的引導方向,值得一試。

  土土絨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