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年度語文差錯”是給語言“定期排毒”

戴先任

2018年12月28日08:41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年度語文差錯”是給語言“定期排毒”

  自2006年開始,《咬文嚼字》編輯部每年發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至2018年,已連續發布了13次。

  其近日發布的2018年度“十大語文差錯”,很多都是熱點事件中出現的一些語文差錯。比如,重慶公交車墜江報道中,“口角”的“角”本應讀jué,但一些媒體播報中讀為jiǎo。對這些人們習以為常甚至弄假成真的語文差錯進行糾正,有利於阻止謬種流傳,讓糾錯變得更有價值和意義。

  比如,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時,其當時的校長在演講中將“鴻鵠”的“鵠”讀成了hào——這一差錯或許並不普遍,且事發時已被輿論指出,不能算《咬文嚼字》之功,但這一語文差錯的犯錯之人是公眾人物,事件又引發了公眾熱議,所以將這一差錯列入年度“十大語文差錯”也很有意義。對公眾人物來說,尤其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多學習,要知道自己犯的錯可能會誤導很多人,造成很壞的影響。

  “十大語文差錯”還有其他一些常見的差錯,比如將“青睞”誤為“親睞”、“捅婁子”誤為“捅簍子”、“不知所終”誤為“不知所蹤”、“爭奪冠軍”誤為“爭奪冠亞軍”、“反擊”誤為“反戈一擊”,等等。這些差錯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廣泛性。

  對語言進行糾錯,《咬文嚼字》有“語林啄木鳥”之美譽。其每年選出的“十大語文差錯”往往都能引發社會共鳴,在發布后,相同的差錯也會明顯減少,這些都體現了這項工作的價值所在。

  一方面,我們的母語可以包容並蓄,容下更多生動鮮活的流行語、網絡用語,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定期給其“排毒”——每年發布“十大語文差錯”某種程度上就有這種“排毒”的功效。漢語博大精深,傳承了幾千年,要能更好傳承下去,就需要多一些像《咬文嚼字》這樣的“語林啄木鳥”。而且,每個人都應積極參與進來,努力正確使用語言,認真對待並敬畏自己呀呀學語時就開始使用的語言,這樣才能淨化語言環境,讓語言這一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與思維工具更好發揮作用,讓母語文明更好傳承下去,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讓生活變得更加精彩。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