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送錯醫院,是“理解錯誤”還是另有貓膩

馬滌明

2018年12月13日08:11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送錯醫院,是“理解錯誤”還是另有貓膩

姚女士的父親在今年9月2日意外摔傷,就醫經歷卻大為離奇:江蘇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安排的轉院救護車,沒有將患者送到上級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平江院區,卻將患者送到了民營的蘇州平江醫院。(12月12日上游新聞)

我們都知道,正在治療中的患者轉入上級醫院,是出於接受更好的治療,或是原接診醫院治療效果不好或無力救治等原因。而昆山這名摔傷患者卻被轉院至級別更低的一家民營醫院,即便是普通人,都知道不合理。院方稱,是救護車司機“理解錯誤”所致,這很難讓人相信。救護車司機雖不是醫務人員,但也是醫療圈內人士,整日和醫生們一起接救、轉送患者,每天聽、看,也能聽懂看懂患者轉院方面的常識了。

有多年救護車司機從業經歷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這種“轉錯醫院”的事,在急救行業並不稀奇。“像這樣容易混淆的醫院名字,患者分不清楚很正常。如果你給一些民營醫院送病人,多少能有些‘油水’。”而事實上,類似潛規則在大眾層面也不是秘密。一些醫院特別是民營醫院,跟公立醫院醫生私下合作、跟救護車司機密定協議“推銷”患者的情況,近年來媒體時有報道,網絡上的投訴也不少。

民營醫院的生存困境不能成為坑騙患者的理由。首先,目前階段的一些民營醫院,應該找准自身定位——究竟是醫療市場上公立醫院的補充角色,還是公立醫院的競爭者?這個問題得搞清楚。其次,民營醫院究竟該靠誠信經營、提高服務水平而立足並逐步做大,還是靠坑蒙患者生存?這個問題更要搞清楚。

本次事件,目前還沒有官方調查結論,患者被轉到民營醫院一事究竟是“理解錯誤”,還是救護車司機與個別醫生“撈油水”的行為。但不管怎麼說,這種錯誤都不該發生。涉事醫院應檢討管理漏洞,患者轉院如果是醫院醫療行為的一部分,院方應有服務跟蹤措施,直到確認患者到達目標醫院,醫療行為才告結束,而不是將患者交給救護車司機就算完事。醫療無小事,轉院過程存在風險,醫患關系敏感,豈可草率?“轉院潛規則”盛行的情況下,醫院更得加強管理。

再有,一些民營醫院“李鬼”假扮“李逵”,也給一些人假裝“理解錯誤”預設了“背書”。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平江院區與蘇州平江醫院,名稱上容易混淆。如果說,“平江”是借用地名,一些民營醫院則直接傍上了大醫院的“名牌”。在這個問題上,衛生監管、工商以及被“山寨”的醫院,都不應坐視。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