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失去線上票補后電影產業要回歸現實

趙昂

2018年12月12日08:02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失去線上票補后電影產業要回歸現實

  去年,全國電影票房總收入為559億元,而今年,這個數字在11月25日就提前一個月達到。業界開始猜測,全國電影票房能夠突破600億元大關。

  盡管電影票房收入繼續上漲,但背后的隱憂同樣不容忽視,這是因為:今年電影票房呈現了高開低走。今年票房排名前兩名的《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兩者票房收入總和將近70億元,帶火春節檔的同時,也直接帶動了一季度票房收入上揚。今年一季度,全國票房收入達到202.18億元,甚至超過了同期北美票房收入的28.5億美元。

  但是,從10月開始,今年電影票房同期收入就開始少於去年,國慶檔9月30日至10月7日,同比去年下降兩成左右。究其原因,除了與去年上映的片數有所差別外,關鍵之處在於從今年10月1日起,線上購票的票補取消了。

  此前,線上購票已經佔據8成以上的購票市場。為了擴張市場,許多在線訂票平台採取了對電影票價進行補貼的措施,甚至出現了個位數金額的電影票。自然,這樣的票價補貼,對於不同電影之間、不同院線系統之間的票房競爭影響不容小覷,比如當一部影片訂票有高額補貼而另一部沒有時,影院也是如此。

  失去線上票價補貼之后,消費者從各大平台上訂到的同一家電影院同一場電影的電影票,原則上來說,票價差距已經不大。換言之,電影產業的競爭,最終要回歸到影片內容競爭本身。那麼,當下的電影市場,什麼樣的電影更受觀眾歡迎呢?

  目前,今年國內票房排名前5的影片,除卻《復仇者聯盟3》之外,其余4部均為國產電影。其中《我不是藥神》和《西紅市首富》兩部影片都反響不錯,在收獲市場口碑的同時,也引發了社會問題的思考,這樣的現實主義題材已經超過了奇幻、古裝、懸疑影片,受到當下消費者認可。其它現實主義影片,如《一出好戲》等,也都獲得了市場和社會效應的雙豐收。畢竟,相對於各種特效帶來的大制作,現實主義影片的前期拍攝和后期制作成本較少,也更容易受到投資人的青睞。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市場環境因素是,目前,電影院在三四線城市和小城鎮擴張迅速,描寫小人物的現實主義題材,這些地區的消費者更有共鳴。

  比如正在熱映的電影《無名之輩》,影片題材設置的地點是貴州的一個小城市,取景亦在當地,片中演員也操著當地口音。即便是在劇情中豪擲千金的《西虹市首富》,主人公成為所謂“首富”之前,依然是個“長期混跡於丙級球隊”的小人物。諸多小人物的形象,自然不會是“帥哥靚女”來扮演,不靠大牌靠故事,不靠特效靠現實,應是未來國產電影的發展趨勢。

  不過,拍攝和制作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技術手段對於制作方來說不是問題,關鍵在於故事本身並不好找。如何找到好故事和好劇本,而非選用大牌明星,當是未來電影廠商之間的競爭關鍵。

  而對於線上購票平台來說,失去票補之后如何展開差異化競爭,也將是未來的市場看點。此外,是否能拓展觀影資訊、評分指南、紀念品等衍生服務,以增強消費者的黏合度,是線上平台下一步的競爭關鍵。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