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陽光政務”贏得更多民心民意

張艷紅

2018年12月07日07:5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陽光政務”贏得更多民心民意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同時也是我國新聞發布制度建立15周年,《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頒布10周年。近年來,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程度大大提升,既發揮了理論導引與觀念激活的作用,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推動力,又讓老百姓享受到便捷的電子政務服務,更好地監督公權力的行使過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從大多數人堅信“先有后好”,到今天的“臻於完善”,越來越多的人深切感受到,是改革開放為新聞發布制度提供了深厚的經濟、政治、文化、民意基礎與日新月異的技術平台。這種感知來源於改革開放多年營造的開放競爭與平等公開的宏觀環境及其產生的制度效應與后續活力﹔這份堅信來源於國家的整體實力、黨和政府的綜合駕馭力與自信力、新媒體的助推力與社交媒體的滲透力、廣大人民的權利意識力與向心力。

  “陽光政務”,是政治進入信息化時代的產物。改革開放讓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的時代潮流中,贏得了自身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的長足發展,為政府信息公開和打造陽光政府提供了扎實的物質支撐。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8.0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57.7%﹔手機網民規模為7.88億人。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通過政府信息公開讓網民了解政府動態,能夠顯著提高政府公信力。

  當期,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和攻堅區,社會關系日趨復雜,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復雜挑戰。特別是隨著人民群眾對社會事務的參與意願的提升,處理社會公共事務如果再延續“關在屋子裡決策”的老套路,必然難以得到老百姓的認可和理解。我們要通過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完善新聞發布制度,滿足廣大群眾當家作主的願望,保障其知情權和參與權,讓群眾看得到、聽得懂、能監督,擴大公眾參與,促進政府有效施政。

  移動互聯網時代,突發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等信息發布都極易引發重大輿情,而新聞發布制度已成為社會治理與風險管控的有效工作方式。在危機公關和風險管控方面,新聞發布制度因其獨特的重要作用,而成為“補台者”和“滅火者”。新聞發布制度的主要效能在於滿足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與表達權,積極引導輿論,化解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隔閡,提高政府公信力與向心力,對外還能提升國家形象,贏得在國際輿論上的引導力和話語權。完善和發展新聞發布制度,我們還任重道遠。

  “公開是打開民主之門的密碼”,而“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以公開促公平,以公平促公信力,政府才能實現與民眾的良性互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打造職能轉變、觀念轉變、效率轉變的“陽光政府”方面全力提速,信息公開逐漸成為各級政府的“必答題”而非“選擇題”。我們期待,“陽光政務”漸成政務新氣象,政府信息公開邁上新台階,用政府更加公開透明贏得人民群眾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

   (作者:張艷紅,系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