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敲詐勒索,有些領導干部為何上當或沉默?

胡琴

2018年11月16日12:1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近日,湖北沙洋公安局對外發布,破獲一起敲詐勒索領導干部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彭某涉嫌敲詐廳、處級領導干部300余人。其中,得手10次,獲取犯罪金額130.2萬元。已核實的受害人為1名副廳級干部、7名正處級干部,2名副處級干部。

從網上搜索收集全國各地政府官員和國企、央企等單位領導干部信息,將收集到領導人的圖像P到艷照相片上,然后,編造敲詐勒索信件樣本,廣泛投遞。犯罪嫌疑人就是用這樣卑鄙的手段,竟然輕而易舉地敲詐得手130多萬元!

一則新聞,多個看點。

面對犯罪嫌疑人並不高明的拙劣行徑,少數領導干部為何信以為真?俗話說得好,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此話反過來說,就是做了虧心事,風吹草兒動,神經也過敏。試想,如果自己是清白無辜的,收到這種所謂的“証據”,隻會嗤之以鼻,不屑一顧,根本就不可能會去給犯罪嫌疑人去匯什麼款。遺憾的是,少數領導干部自身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心中有鬼,自知自己是個有縫的蛋,於是,他們在恐嚇和訛詐面前,有的認知能力下降、真偽難辨,有的就稀裡糊涂地成了敲詐的對象。犯罪分子正是抓住少數領導干部的這種恐懼不安的心理,進行敲詐勒索的。在這起專門敲詐勒索領導干部的案件中,這些受騙的領導干部是受害者﹔但是,他們在私底下干過的見不得人的苟且之事,卻是對社會的一種毒害,是對領導干部身份的一種褻瀆。敲詐者的行徑是可恨的,受騙者的行為也是可憐可笑和可恨的。

面對300多次的敲詐勒索,隻有4個人站出來向公安部門反映情況,這也值得琢磨。

按理,收到這種誣陷加侮辱自己的偽“証據”信息,心裡雖不屑,但它畢竟不同於一般的騷擾電話和“謠言”:從頻率上看,它不像騷擾電話那麼頻繁﹔從內容看上,它是為專門為自己定制的“產品”,還煞有介事地有“根”有 “據”有“真相”。對這種丑陋的小人行徑,有時是讓人無法無動於衷的。然而,到目前為止,隻有這4個人站了出來,他們有的用黨性向組織保証,自己是無辜的,希望打擊這種誣陷敲詐的行徑。這可能會引來組織對自己的一番審視,本來沒什麼事的,這麼一來,會不會給自己惹來別的什麼麻煩事?比如,其他別的什麼違紀之類的事情。這麼想來,於是,有些人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選擇沉默。

這種揣測,並非臆斷。據犯罪嫌疑人彭某供述,干上這一行,並非他的“原創”,而是“學來的”。多年前,他聽別人說,干這行每年可掙個幾十萬,於是,他就照著葫蘆畫著瓢地干起來了。這意味著,不是隻有彭某一人在操此“業務”。然而,這類案件的偵破卻未常聞。這裡面恐怕有兩個原因,一是沒人向公安機關報案,二是案件偵破難度很大。這次,湖北沙洋公安機關偵破此案,就花了很大的力氣。

這種敲詐勒索犯罪是有目標的,這就是各級的領導干部﹔這種敲詐又不是專門針對某個或者某幾個具體的目標來的,而是,在目標群體中,廣泛地撒網,逮到誰就是誰。這個特征,具有隨機採樣的意義。正是這種“隨意性”,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因此,對評估我們的干部隊伍和反腐敗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