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觀察: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權  衡
2018年11月12日05: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內容提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准確判斷國際形勢新變化、深刻把握國內改革發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和具體體現。以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更高水平開放,需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深化雙向投資合作,促進貿易雙向平衡﹔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所有市場主體﹔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搭建更多貿易促進平台﹔優化區域開放布局,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我國對外貿易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造福人民,同世界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表明,開放推動改革,開放促進發展,開放帶來繁榮。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成功舉辦,顯示了中國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堅定決心。在開幕式上,習近平同志強調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是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和具體體現,將使中國發展動力更足、人民獲得感更強、同世界互動更深,為世界發展創造更多機遇、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極大促進世界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有助於促進世界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促進世界各國聯動發展、互利共贏。

  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動力。近年來,全球經濟出現回暖跡象,國際投資、國際貿易趨於活躍,部分發達國家經濟開始復蘇。但是,世界經濟持續復蘇的基礎並不穩固。一方面,世界經濟結構失衡、債務高企、動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場波動性增大等深層次矛盾尚未得到解決﹔另一方面,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受到沖擊,大大增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風險挑戰加劇。在世界經濟深刻調整變革之時,隻有開放才能使各國相互受益、共同繁榮、持久發展。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有助於鞏固世界經濟復蘇態勢,有助於解決全球深層次結構性問題,有助於加速世界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進程,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動力。

  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各國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同時,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為全球發展提供強勁動能,也帶來一些新情況新挑戰,提出了需要深入研究解決的新問題。應對新情況新挑戰新問題,需要積極引導經濟全球化發展方向,著力解決公平公正問題,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增強廣大民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推動更高水平開放,以自身行動有力促進各國堅定開放合作信心、共同應對風險挑戰,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取得了非凡成就。隨著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對外開放需要更加注重提高質量、效率和效益,從數量型、粗放型發展轉向質量型、創新型發展。習近平同志指出,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推動更高水平開放,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既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同時也將推動各國開放合作、共同發展。

  以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更高水平開放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准確判斷國際形勢新變化、深刻把握國內改革發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既包括開放范圍擴大、領域拓寬、層次加深,也包括開放方式創新、布局優化、質量提升。以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更高水平開放,應抓住以下重點。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新發展理念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揭示出新時代推動更高水平開放、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根本要求:堅持主動開放,把開放作為發展的內在要求﹔堅持雙向開放,使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結合﹔堅持全面開放,推進同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堅持公平開放,構建公平競爭的內外資發展環境﹔堅持共贏開放,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普惠共贏方向發展﹔堅持包容開放,探索求同存異、包容共生的國際發展合作新途徑。當今世界,開放包容、多元互鑒是主基調。推動更高水平開放、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必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這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有效途徑。經過40年改革開放,我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同世界經濟的互聯互動變得空前緊密。在對外開放中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這是開放型經濟發展到較高階段的重要特征,也是繼續提高改革開放質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要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著力提高引資質量,優化引資結構﹔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進一步挖掘雙向投資潛力,深化雙向投資合作,促進貿易雙向平衡,為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

  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這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標志。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構成一國對外開放的核心競爭力。要通過加強同國際經貿規則對接、加強產權保護等措施,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所有市場主體。持續放寬市場准入,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繼續精簡負面清單,抓緊完善外資相關法律。穩步擴大金融業開放,持續推進服務業開放,深化農業、採礦業、制造業開放,加快電信、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開放進程,在外國投資者關注、國內市場缺口較大的教育、醫療等領域放寬外資股比限制。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這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制度保障。應優化市場配置資源機制,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全球高效配置、國際國內市場深度融合﹔形成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按照國際化、法治化的要求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依法管理開放,建立與國際高標准投資和貿易規則相適應的管理方式,形成參與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機制﹔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進程,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營造有利外部環境,堅定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和多邊貿易體制,推動自由貿易區建設,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願推動早日達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加快推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快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支持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機制發揮更大作用。這有利於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優化區域開放布局。這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內在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東部沿海地區在對外開放中走在了前面,近年來中西部內陸地區開放步伐有所加快,但相對於東部地區來說仍顯緩慢。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要求改變東快西慢、沿海強內陸弱的開放狀況,拓展和優化區域開放的空間布局,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不僅海上要對外開放,陸上也要對外開放﹔不僅東部地區要開放發展,西部和內陸地區也要開放發展。尤其是通過西部大開放推動西部大開發,加快我國西部開放發展步伐,培育若干新增長極﹔鼓勵東部地區順應產業轉移趨勢,遵循市場規律向西部轉移產業,把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與發揮西部優勢、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結合起來。

  加快建設貿易強國。這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有力抓手。今天,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貿易大國,但對外貿易大而不強、粗放發展、質量效益偏低的問題還比較突出。要加快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積極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加快轉變貿易發展方式,優化貿易結構,從以貨物貿易為主向貨物和服務貿易協調發展轉變。積極擴大服務業開放,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主動擴大優質服務進口﹔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推動在管理體制、開放路徑、發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試﹔大力發展新興服務,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促進服務貿易健康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培育以技術、標准、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對外經濟新優勢,推動我國對外貿易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提高國際競爭能力與水平。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造福人民。這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舉措,是我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經過夯基壘台、立柱架梁的5年,共建“一帶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發展階段邁進。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集中力量、整合資源,以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和產能合作為重點,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堅持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鑒,同沿線國家謀求合作的最大公約數,推動各國加強政治互信、經濟互融、人文互通,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造福沿線國家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習近平同志鄭重宣示了進一步擴大開放的中國行動。在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進程中,中國將始終是全球共同開放的重要推動者、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動力源、各國拓展商機的活力大市場、全球治理改革的積極貢獻者。

  (作者為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12日 16 版)

(責編:馬昌、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