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讓世界共享“中國機遇”

盛玉雷
2018年11月05日04: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進博會根植於更高開放水平的中國市場,面向的是更加廣闊的世界空間﹔辦好進博會,是世界各國的機遇,也是中國自己的機遇

  

  在外灘觀浦東夜景,去黃浦江畔賞世博風光,這是很多人造訪上海時體驗當地特色、觸摸發展脈絡的方式。11月5日,以“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口號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拉開帷幕,3600多家參展企業齊聚上海,讓去虹橋“四葉草”看展覽,成為領略這座城市乃至這個國家開放魅力的嶄新體驗。

  在國家貿易投資綜合展上,82個國家、3個國際組織同台亮相,向世界傳遞出共謀發展、共創未來的理念﹔在企業商業展上,貿易產品琳琅滿目,一批新技術、新產品首次展示﹔在首屆虹橋國際貿易論壇上,各界人士競相參與,為推動全球貿易發展和世界經濟增長建言獻策……可以說,“高質量”“高品質”“高水平”的進博會,既是中國消費者邀約世界的盛會,也是國外商品近距離接觸中國市場的良機,更是世界各國加強經貿合作的平台。

  有人這樣描述來進博會的意義,“探求中國市場需求的絕佳平台”“期待分享中國發展紅利”“對檢驗產品創新和技術發展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可見,進博會的巨大吸引力,不僅在於這是世界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寶貴商機,更來自各國企業對中國市場前景的共同判斷。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根植於更高開放水平的中國市場,面向的是更加廣闊的世界空間。

  誠如一位國外觀察家所言,進入中國市場“不是想不想去的問題,而是必須要去的”。為什麼對跨國公司來說,“隻有進入中國才能成為‘全球性選手’”?從表面看是因為中國市場的巨大規模,但從更深層次來看,中國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意味著難以估量的消費潛力,是難能可貴的“中國機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6年,按照不變美元價格計算,中國最終消費對世界消費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23.4%,未來15年預計將進口24萬億美元的商品,中國市場已經發展成為世界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而這種潛力將在首屆進博會上進一步得到釋放。

  有人形容進博會是“中國搭台,世界合唱”。的確,參加進博會不僅是企業層面進入中國市場、擴大對華出口的一次契機,也是國家間促進多邊經貿關系發展,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一個機遇。在國際上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進博會所承載的特殊意義就在於,通過打造一個包容合作的平台,充分反映世界貿易各參與方的利益訴求,從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進一步看,“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正是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縮影。今年以來,從出台新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到降低汽車、藥品、日用品等進口關稅,從設立海南自貿試驗區到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彰顯了中央在更高水平上擴大對外開放、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一方面,優質商品和服務的進口,將為國內消費者提供更多供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國外先進技術、標准和管理經驗的引入,也能促進國內產業升級,提升中國企業競爭力。因此可以說,辦好進博會,是世界各國的機遇,也是中國自己的機遇。

  1978年5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谷牧率團考察西歐五國,發現國外對中國市場很感興趣、充滿期待。40年后的今天,中國在家門口主動敞開大門,歡迎世界各國來中國市場“淘金”,寫下新時代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前后相續的發展道路,必將在中國融入世界、世界擁抱中國的互動中越走越寬,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必能在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進程中創造出新的更大奇跡。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05日 09 版)

(責編:曹昆、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