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地方領導留言板”為何越辦越火

楊  伊
2018年11月02日04: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干旱的鄉村有了新水井,新蓋的小區通了公交車,遭遇非法採砂的河流正在恢復清澈……日前,在2018全國網上群眾工作高峰論壇暨人民網網民留言辦理年度工作會議上,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背后的故事,吸引了300余位與會嘉賓熱烈討論。這一政民互動平台,創辦12年來幫群眾解決了100萬件實事,成為新時代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成功范例。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走好群眾路線,不僅需要真誠的態度,更需要與時俱進的方式。“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不然怎麼聯系群眾呢?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向各級領導干部發出了“上網令”。面對信息化的挑戰,越來越多的領導干部將服務群眾的陣地推進到了互聯網上,答復網民單個提問、集中復信回應有共性的意見建議、和網民手機視頻連線……態度主動、形式多樣,不斷用網絡尋求社會最大公約數。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在新時代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可以有效避免事事看材料、樁樁聽匯報的“二手民意”現象,讓領導干部直面鮮活的民意。《地方領導留言板》創辦12年來,不斷幫助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傾聽網民心聲、了解群眾困難、吸納百姓建議。無論是涉及停水、斷電、遭遇欠薪的民生問題,還是關於城市規劃、干部作風、扶貧工作的建議,網友都能通過這個平台留言,獲得當地實打實的答復。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留言板上的政民互動更加緊密。2012年10月,《地方領導留言板》累計刊發10萬項各地領導的回應,不到6年這一數字已經上升到100萬﹔回復率也從2008年的不足10%,攀升到了2017年的接近80%。

  以網上留言辦理等工作為抓手,各地大力開展網上群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常態化機制。江西省建立了“定期認領、限時辦結、分級審核、媒體通報、回訪復核”等工作機制﹔安徽省探索建立省、市、縣三級辦理人民網網友留言工作機制,確保群眾合理訴求“事事有回應”﹔四川省不斷探索創新,涌現出成都市網上留言代理制、綿陽市留言辦理第三方評價機制等做法,並及時總結推廣……通過你來我往的網上互動,讓黨的群眾路線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走出了一條康庄大道。

  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需要各地以互聯網為抓手,提升治理能力,給群眾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和獲得感。100萬條網上回帖,背后是100萬個暖心故事。一條條來自網民的“感謝帖”,也讓我們看到了互聯網這一治國理政新平台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推動的是民生的改善、社會的發展。這提醒我們,隻有問出真實的民聲、回應真正的民意,才能不裝模作樣、不走過場,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走好網上群眾路線,要讓跳動的字符承載民心、貼近民意,用科技手段打造新的工作模式,讓為民服務的事業行駛到高速公路上。隻有如此,互聯網才能成為領導干部踐行網上群眾路線的新陣地、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新法寶。

  (掃描二維碼,關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02日 09 版)

(責編:袁勃、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