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民生觀:點亮那些微小的善念

周珊珊
2018年10月30日05: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勿以善小而不為。不妨通過儀式感,為此營造一個友好的環境

  

  馬路邊撿到錢,怎麼辦?歌裡唱了: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

  成都兩個小朋友就是這麼干的。他們撿了5毛錢,一路小跑交給民警。民警呢,沒有敷衍,而是拿出接警本,趴在桌上仔細登記相關信息。這場景,看著讓人動容。

  事兒,很小,之所以這麼做,民警的理由是:這種儀式感能鼓勵他們拾金不昧的精神。

  網友紛紛點贊,是為了孩子的拾金不昧,也是因為民警的做法——“一顆種子從此埋在孩子的心裡”“這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勿以善小而不為。但實際生活中,很多人忽略了。路邊的自行車倒了,鄰座的衣服掉地上了,某人的挎包沒拉拉鏈……看到了,扶一把、撿一下、提個醒,很容易做到,但有時也可能就忽視了。

  每一個微小的善念,都值得點亮,也應該點亮。我們不妨為此營造出一個友好的環境。如何營造?利用儀式感是一個不錯的做法。

  民警為小朋友做登記,就是一種儀式,也是一種社會教育。儀式在這裡強化了正能量,鼓勵了向善之心。

  儀式的作用,在於通過特定動作或程序,使一些事物或行為區別於其他。開學和畢業都有典禮,結婚時會舉辦婚禮,紀念日也要買上蛋糕鮮花……通過儀式的“加成”,我們的內心獲得了一種確認,感受到人生進入新階段、某一階段告一段落、愛和認同等意義。

  過年是我們一個重大的儀式。有些外國人不大理解,為什麼在這一天一定要闔家團圓,穿新衣、放鞭炮?實際上,過年的這些儀式,在不斷加深著我們的家庭觀念和孝親觀念。在外奮斗一整年的意義感、對生活的確定感,皆來源於此。

  教育也要善用儀式。小時候我們都得過小紅花,這個儀式就讓我們受到正向激勵:下次還要表現更好。“中國好人榜”“感動中國”等對正能量的大型表彰儀式,也是同樣道理。

  儀式要為內容服務,背后要有愛心。如果沒有愛心、空立儀式,不僅沒有鼓勵效果,甚至可能會形成反作用。讓我們向這位警察學習,用恰當的手段呵護點滴善念,傳遞些微善意。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30日 23 版)

(責編:袁勃、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