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鋼筆都去了哪裡

葉敬忠

2018年10月11日08:1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鋼筆都去了哪裡

  電影《美麗心靈》中有這樣一幕:學生為學問高深、貢獻巨大的教授獻上自己的一支鋼筆,以示敬意。筆者是“60后”,學生期間使用鋼筆的經歷還記憶猶新。在小學,在中學,一支鋼筆猶如現在的手機,在某種程度上更是個人的飾品,寫字、賞玩、饋贈、珍存……它陪伴我們許多年,其包含的意義遠遠超出書寫的范圍,代表太多的符號。

  在市場產品無奇不有的今天,忽然間發現選購中意的鋼筆變成了一件難事,取而代之的是五顏六色、林林總總的一次性筆,各個品種、各種花樣,應有盡有。這些現代的筆的確更加簡單方便,價格也很便宜,也可隨手棄之,同時還能帶來“物品極大豐富”的滿足感。假如嘗試更換筆芯,你會發現其塑料外殼的壽命和一支筆芯的壽命也差不了幾天。如此,想使用鋼筆的願望忽然變得很強烈。然而市場實踐發現,現在的鋼筆也如月餅一般,通過精美的外包裝,搖身變成高檔奢侈品,普通鋼筆已難覓蹤影了﹔即便費盡千般力氣淘得鋼筆,墨水似乎也不那麼方便購得。

  有種說法值得玩味:鋼筆到“一次性筆”的轉換,其實與我們真實需求並無太多關聯,更多是生產公司和廠家的策略,也是支撐一切高度商品化的現代社會的計謀。據估算,在我們所購消費品中,能伴隨自己6個月以上的隻有1%,也就是說大多數商品在6個月之內即被廢棄。在現代社會,我們不知不覺地被誘入了制造—消費—廢棄—再制造—再消費—再廢棄的加速循環之中,被無處不在的商品所包圍和奴役。在我們的印象中那些順理成章的過程,包括嬰兒誕生、老者逝去,甚至是天災人禍、生活方式、戀愛婚姻等都充滿了商業化氣息,失去了原有的品味。

  我們是否徹底變成了商品的奴隸?考慮到這一邏輯,人類社會在經歷一些大災大難之后,受災人口面對的大多不是如何寄托對逝者哀思的話語環境﹔相反,人們被告知的是:要使店面盡早開始營業,要使人們盡快出去購物……打著恢復受災民眾正常生活秩序的旗號,其實在相當程度上還是為了繼續保持這個社會的商業運轉。

  “需求決定供給”的理論也許應該被“供給制造需求”取代。經濟學家熊彼特曾經說過,光是制造出令人滿意的肥皂還不夠,還必須誘導大家洗澡。於是,商家發明並傳播了體味和口臭的概念。這些正是隱藏在光鮮商品背后的經濟學密碼。其實,不只是商品需求,我們很多其他需求都是被創造出來的。現代社會的發展結果之一,便是我們越來越被投置於各種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需求掌控之下。在這樣的時代,筆者越發懷念鋼筆。

  (作者:葉敬忠,系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院長、教授)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