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悅讀)

人民日報:生命需要文學的滋養

李掖平
2018年10月11日04: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先賢哲人們反復強調讀書之於人生的重要性,我想,這是因為隻有通過讀書尤其是閱讀文學作品,個體生命才能以單一接通豐富、以局部接通無限、以短暫接通永恆。也就是說,每一個生命都需要文學的滋養和支撐。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很短暫,在永無盡頭的時間河流中,不過是轉瞬之間﹔而且每個人的一生,即使先后從事過工業、農業、軍事、財經、教育等多種職業,將其放在數不盡數的領域行當中,亦少得可憐。我們若想改變這一狀態,隻有讀書。唯有讀書,通過閱讀各種文學作品,方能在復雜多元的生命形態中,在五彩繽紛的專業領域中,在各種各樣的生活場景中,在復雜微妙的人性糾結中,無限地豐富生命的經歷和生活的感受,有效拓展生命的長度和寬度,增加生命的厚度和深度。

  比如,通過閱讀一首古代歌謠《越人歌》,我們的感受和想象就能穿越到(實際是思維聯通到)那個遙遠的春光明麗的江南水鄉間,在打槳女和王子一次美麗動人的愛情邂逅中,感同身受地“體驗”一把。“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打槳女吟唱的是一份“愛,卻無法抵達”的絕望與憂傷。通過閱讀,我們明白了這種一見鐘情的愛,原來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不必追問必然的理由,隻要知道這份愛情曾讓這位打槳女在那一刻體驗到什麼是愛,其生命在那一刻煥發出了愛的光澤就足夠了。顯然,正是這份愛情感動了當時的史官,將這一事件這一情景記錄下來,用文字的方式使這位打槳女獲得了永生。

  我至今不能忘懷第一次讀戴望舒詩作《單戀者》時心靈受到的震撼和感動:“我覺得我是在單戀著,/但是我不知道是戀著誰:/是一個在迷茫的煙水中的國土嗎,/是一枝在靜默中零落的花嗎,/是一位我記不起的陌路麗人嗎?/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我的胸膨脹著,/而我的心悸動著,像在初戀中。”我無數次地誦讀過這首詩作,每一次誦讀,感動和震撼的情緒都會被真切激活。仿佛自己就活在那個風雨飄搖的上世紀30年代,正在以一種清堅決絕的精神氣質,抒發宣示著心靈深處那份永遠不會放棄的對國家和民族復雜痛切的愛戀。我的生命於是也就這樣一寸一寸地延伸,一寸一寸地拓寬。

  文學就是這樣奇妙,把一些高遠而又抽象的說教和倫理描寫,轉化為一個個生動美麗的故事、人物、事件和畫面。讓我們跟隨著那個事件、那個情景和那個人,穿行在過去或未來的時空中。因為文學,我們不再害怕肉體隻有那麼短暫的幾十年﹔通過讀書,我們以有限的肉體,接通了人類文明的永恆。面對浮躁的語境,請讀書。請安下心來,認認真真地、踏踏實實地讀書。

  (摘編自10月8日《人民政協報》)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11日 05 版)

(責編:王仁宏、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