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從“賣門票”讀出實體書店的無奈

何勇海

2018年09月28日08:49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從“賣門票”讀出實體書店的無奈

  9月17日起,位於河北石家庄人民廣場負一層的“城市書房”開始實行入場閱讀收費制,即買門票方能進店。這種面向大眾的書店採取這種經營模式,在國內尚屬首次。實施一周后,書店營業額並未減少,店方表示收費將一直堅持下去。(見9月26日《北京青年報》)

  該書店的收費分為兩種:一種是20元的入場閱讀門票,不限次數,全天有效,並可抵現金在店內消費﹔另一種是5元的打折門票,主要針對沒有明確閱讀、購書需求,隻想進來轉一轉的顧客,不能沖抵現金使用。此外,書店會員可憑消費積分兌換入場券,讀者亦可辦理門票月卡或年卡,會員還會有不定期贈票。可見,該書店賣門票不是簡單地“一刀切”,有著經營者的多層考慮。

  盡管如此,大部分讀者還是難以接受,認為買門票與實體書店吸引人流的趨勢背道而馳,會降低人們外出選書讀書的積極性,一些同行也預測可能實行不了多久。有質疑並不奇怪,畢竟圖書並非生活必需品,去書店看書、買書是十分隨意之事,而不管是收費辦會員卡還是賣門票,都會將一部分隨便逛逛書店的潛在買書人阻擋在店外。但從書店角度看,畢竟在生存面前不能僅談情懷、談理想。

  不可否認,世界上其他國家不乏書店賣門票的先例,比如葡萄牙波爾圖的萊羅書店,每天的客流量可達5000人次,門票價格為5歐元,僅靠收取門票,書店就可盈利。可問題是,萊羅書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店之一,它更像是座藏品豐富的圖書館,是《哈利波特》的場景畫面的原型,電影《哈利波特》還在這裡取景,這裡已然是聞名世界的旅游景點。而“城市書房”遠沒有人家那麼有名氣。

  書店賣門票不是一門好生意。長期看,門票收入也難為書店減壓。實體書店當然可以探索擺脫困境之道,但還要以讓讀者產生認同感、親近感為前提,這也是實體書店未來發展的關鍵。

  我們更要從賣門票中體會到書店的生存無奈,畢竟太多人隻看不買,不僅對圖書損耗大,也給真正想買書的人造成困擾。許多實體書店本就舉步維艱,當“蹭書族”越來越多,還會有多少人願單憑一腔情懷開書店?書店是城市的文化驛站,引導城市居民閱讀,相關部門也要將扶持書店的政策落到實處,幫助書店渡過難關。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