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蟹券由熱到冷的背后

羅志華

2018年09月26日08:29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蟹券由熱到冷的背后

  9月21日,陽澄湖大閘蟹開湖,不少經銷商處的大閘蟹提貨券開始發貨。據記者測算,大閘蟹從養殖戶賣到市場的“活螃蟹”變成消費者手中的“紙螃蟹”后,價格往往要翻幾倍甚至十幾倍,一張蟹券的價格也從幾百元到幾千元都有。大閘蟹“蟹券”價格虛高,導致蟹券回收生意一度十分火爆。不過今年這樣的情況已較為罕見,據記者調查,今年蟹券鮮有黃牛問津,多個黃牛稱收了“隻能自己吃”。(見9月24日《新京報》)

  在傳統的大閘蟹銷售模式當中,生產、運輸等整個鏈條很長,且銷售過程中有不少不確定因素,容易因供大於求等原因而重創價格。使用蟹券后,銷量可以精准預測,供貨也能做到有的放矢,送禮和取貨也變得十分方便。因而蟹券和月餅券一樣,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且展現出一定的銷售智慧。

  然而,蟹券在實際運轉過程中,也出現了倒手空轉等不良現象。當一個人收到蟹券后,很可能因為價格虛高而倒手賣出,這種倒手還可能經歷多次,且每次都有利潤空間。最初的發券者以虛高的價格銷售蟹券后,最后又低價回購蟹券,蟹券在社會上空轉了一大圈,商家根本不靠賣蟹,甚至不需要實物作為保障,就能大把賺錢。

  與蟹券空轉相對應的,則是種種市場亂象。由於券面數量與實際需要的真蟹數量存在很大差距,不僅會出現賣券的沒蟹、有蟹的不賣券等怪象,還會出現拖延交貨、次年交貨等缺乏誠信的市場行為。購券的不吃蟹、吃蟹的不購券,還會導致購券者不太在意質量,吃蟹者又缺乏足夠發言權,進而容易導致市場上出現以次充好、虛假促銷等現象。熱炒蟹券,不僅讓蟹券喪失了幫助銷售的功能,還可能擾亂大閘蟹市場秩序,對行業健康發展十分不利。

  今年出現的蟹券無人回收等現象,為這種模式敲響了警鐘。隨著反腐力度的加大,購買蟹券送禮的人日益減少,這是蟹券趨冷的一大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隻有蟹券空轉、卻鮮有實物兌現,蟹券被開發利用得過了頭,其所導致的產品質量下滑等副作用無法克服,這種模式必然難以為繼。蟹券成為脫實向虛的“紙螃蟹”,難免會遭遇市場的無情懲罰。

  恢復大閘蟹市場的正常秩序,讓蟹券回歸“隻售不炒”的本意,除了寄望於市場的自我調節和反腐等方面的輔助作用外,更應有主動的糾編。行業協會、正規的生產經營者等,要自覺抵制過度炒作,避免產業被虛化。此外,對其中存在的虛假宣傳、價格欺詐、以次充好、誠信缺失等行為,相關部門要嚴厲打擊。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