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微議錄)

人民日報:讓善意善舉不被辜負

2018年09月25日04: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良好的社會風氣,需要你我共塑。近日,浙江金華的一名小伙扶起摔倒老人后遭到訛詐,還原真相后選擇提出訴訟,引起社會熱議。盡管事件以和解告終,但相關的討論還在繼續。扶還是不扶?這件看似尋常的小事,卻關系到善良風氣的養成,以及社會公德的維護。本期微議錄,我們選刊三篇來稿,與讀者一起探討這一現象。

  參與互動,請關注“人民日報評論”(微信號:rmrbpl)和本版。

  ——編  者

  

  正確處理釋放正能量

  看待小伙子選擇訴訟的行為應跳出個案。首先,從行為上看,無論指責“有些過了”還是“得理不饒人”,都不應成為干涉其行使權利的理由,無論勝訴或者敗訴,都應得到尊重和理解。其次,從效果上看,提出索賠1元的要求,顯然不是沖著經濟補償,也不是意氣之爭,而是希望通過法律來對事件的是非對錯進行一個公允的判斷。盡管當事雙方最終和解,但就結果來說,成為了處理相關情況的參照,具有示范意義。

  事實上,正確的處理能夠樹立起良好導向,有助於規范公共行為,達到定分止爭的效果,營造公正有序的環境﹔而錯誤的處置,則可能起到負面效果,導致權責關系混亂,價值導向可能受到影響。如果通過個案裁決扭轉社會的一些不良風氣,能夠讓更多的好人在行動上不再退縮,在言辭上不再沉默,那麼對於維護和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深入人心,無疑都是大有裨益的。

  ——@黃磊  

  法律強化道德內核

  當扶人的小伙提出訴訟時,有人視之為“不夠寬容”,這種說法缺少法治觀念。一方面,小伙是“施善者”得到贊譽,另一方面也是“受害者”伸張權利。以正當手段保護合法權益,恰恰是維系公平正義的內在要求。如果僅僅強調善意而縱容惡意,就難以形成和諧穩定的社會秩序。

  可以說,縱容對善意的訛詐,就是提高行善的風險。不可否認,“扶不扶”之所以成為不少人面臨的一道選擇難題,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此。金華小伙的行善之舉當然值得弘揚,他選擇訴諸法律的行為也帶給我們一定的啟發。當善意被鑽了空子,隻有依據事實和法理才能做出一個公平的決斷。傳遞這樣的理念,善意遇險才不至於示弱,社會的價值標尺才能更清晰。

  其實,法律和道德是相輔相成的。善意不是單方面的強調奉獻,而是通過法律強化社會的道德內核,形成更堅實的法理支點。讓法律為道德撐腰,長此以往,更多的人才會推己及人,創造和諧有序的公共生活。

  ——@郎芊紫  

  及時援助依法維權

  現實生活中,不少人秉持“和為貴”的觀念,與人為善、以德報怨,經常選擇息事寧人,躲避麻煩。這種“害怕惹事”的心理,縱容了極少數人觸破社會公德底線、挑戰公序良俗的行為,容易造成混淆是非、顛倒善惡的社會風氣。這種心理的背后,還有著對維權成本的權衡。一旦訴諸法律、進入程序,可能會遭遇不曾遇到的情況、耗費意料不到的精力。凡此種種,都讓人有所顧慮,很多事情隻能不了了之,甚至認栽了事。

  回到事件本身,從扶起老人到遭到訛詐,從提出訴訟到最終和解,小伙子的每一個行為不但需要勇氣,也承擔著各種壓力。因此,對遭遇相同境況的人來說,最渴望的不是輿論層面的評頭論足,而是社會公眾的寬容理解、法律法規的及時援助。讓人欣慰的是,很多人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了支持,當地有關部門也依法依規回應訴求,事件得到比較圓滿的解決。但從更長遠來說,還需改變“害怕惹事”的心理,降低公眾的維權成本,唯有如此,才能淨化社會風氣,守護公共秩序。

  ——@何冠軍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25日 05 版)

(責編:馮人綦、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