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感言)

人民日報:“未富先老”如何應對

朱  青
2018年09月18日04: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解決我國養老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大幅度提高職工的勞動生產率,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

  社保繳費率下調空間有多大?關鍵看繳費率調低后會不會導致入不敷出。

  社保費是按工薪的一定比例征收的,它無疑是企業勞動力成本的一部分。當前,企業壓力大,如果再增加勞動力成本,經營就會面臨更多困難。但另一方面,國家也要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待遇,退休金不能降,甚至還要隨物價的上漲有所提高。這樣,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就面臨著一定的收支矛盾。

  造成上述矛盾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的“未富先老”。我們國家人均GDP還不到9000美元,60歲以上人口就達到了17%以上,而且未來一二十年內老年人口還要大幅度增長。老年人退休前創造財富,退休后消耗財富,而財富主要是年輕人創造的,這就會造成代際之間的矛盾。即使是發達國家,面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現象,也都出現了國家財力不足的問題。

  從當前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財務狀況看,全國收支總體是結余的,但地區之間收支狀況差距較大:有的省份結余所剩無幾,有的省份(往往是勞動力流入的地區)則能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造成各地養老負擔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勞動力流動導致的各地退休職工撫養比參差不齊。目前,全國平均是2.7︰1,即2.7個在職職工繳費養1個退休職工,但在經濟發達的廣東撫養比超過8︰1,而勞動力大量流出的黑龍江和吉林,其撫養比分別為1.3︰1和1.4︰1。撫養比較低的地區,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矛盾比較突出。

  解決養老基金的“苦樂不均”,最徹底的舉措就是實現全國統籌,但短期內很難做到。從今年開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可以起到“抽肥補瘦”的作用,對緩解矛盾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今后還要不斷加以完善。

  未來,恐怕還應增加一般公共預算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補貼,可以讓社保費的負擔在勞動力、資本和消費三大稅基之間進行合理的分攤。

  另外,中央已經決定,要劃撥一部分國有資產充實社保基金,這項工作如果落實到位,對緩解矛盾也會發揮積極作用。

  從經濟角度看,解決我國養老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大幅度提高職工的勞動生產率,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樣,創造的物質財富在充分滿足年輕人消費的同時,還能滿足退休職工的養老需求。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18日 10 版)

(責編:袁勃、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