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強化本科教育 大學應承擔更多責任

雨茂

2018年09月12日08:35  來源:中國青年報
 

隨著《成都宣言》及教育部《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的發布,提升本科教育質量成為大學校園乃至全社會熱議的話題。四個回歸、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取消清考等成了議論的焦點。

對於提高本科教育質量,無論是高等教育界,還是包括用人單位在內的社會各方,都沒有異議,都有迫切改變的想法。各方認識的不同之處在於:是什麼原因導致水課的產生,怎樣提升本科教育質量?

從教師層面看,在科研導向的大背景下,申請高級別課題(或項目)、發表權威期刊論文成為教師追逐的首要目標。有了這兩項,則名利雙收,晉升職稱、獲取榮譽、提拔當干部、社會兼職等滾滾而來。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科研上佔用了太多的精力,必然在教學上投入不夠,導致教學內容陳舊乏味,方式照本宣科,考核以一張試卷定成績,水課應運而生。

有人會說,搞科研也能促進教學呀!實際上,除開一些基礎性研究及教研類課題,許多課題與教學關涉並不大。有的大學採用“非升即走”的方式分流及淘汰教師,看似公平公正,實質還是科研主導,隻要能做項目、發論文,教學差點沒有關系。如果申請到高級別課題,發表論文相對容易(學術刊物歡迎有高級別課題支撐的論文),獲獎也更方便。於是,許多教師把精力都放在經營高級別項目上,成天填寫各種課題申請表、項目驗收表、申報獎項表……有的教師在晉升無望的情況下,轉而充當培訓機構的雇佣軍,以獲取看得到的利益,教書反而成了副業。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一些教師不能堅持職業操守,不以教書育人為本位,從而助長水課的產生。

從教學管理層面看,一是一些學校把管理等同於經營數據,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較嚴重。大學排行榜上升了多少位次,取決於發表了多少權威期刊論文、收獲多少高級別課題、得到多少經費資助、斬獲多少政府獎項,其他諸如生師比、留學生數量、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教師數量、考研率、就業率等指標也很重要。課程教學質量卻很難用數據來體現,像專業課學時偏少,課程難度降低,考試不嚴格(劃重點、設置不及格率上限、補考隨意)、畢業論文走過場等,並不會直接影響排名。然而,畢業生的整體質量要經過一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體現出來,短期的數據不能說明太多問題。

二是因人排課,合班上課質量堪憂。有的學校為了方便管理,不聘請業界專家上課,讓非專業的本單位教師上專業課程,人為制造水課。為了節省師資,降低成本,公共基礎課合班比較普遍。一些專業課也合班,100多人“擠擠一堂”。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一些熱門專業班級人數龐大,有的高達70余人。課上交流少,教師滿堂灌,課下不輔導,學生不閱讀專業書籍,作業又少,長此以往,優質課也變成了水課。至於“清考”,有教學管理者長期姑息的因素,也與高等教育嚴進寬出的大環境關聯,不單單是哪一所大學的問題。

杜絕水課,提升本科教育質量,大學責無旁貸。教師要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意識,指導他們規劃未來,探索對理論問題及學科前沿問題探究的興趣。教學管理者應尊重高等教育規律,營造重視教學的環境,改變以科研為主導的考核模式,在職稱評審、評獎評優方面把教學業績列為必需參考的因素。高校引導學生回歸專業、回歸課堂、回歸書籍,以篤學慎思、求索擔當為己任,自然就沒有了“水課”。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