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各抒己見:高質量發展呼喚高標准認証

李心萍
2018年09月10日05: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標准認証,而要讓認証產業好起來、旺起來,就得多方努力、形成合力

   

  “國內的認証機構快快成長起來吧!”前不久,筆者到深圳搞調查時,一家芯片設計企業負責人告訴筆者,設計一款芯片,推向市場前需要進行認証,但目前具備相應能力的認証機構都在國外。到國外機構每做一次認証就得耗時1—2年,費用也頗為高昂,成為企業創新的新障礙。

  認証機構跟不上企業創新的步伐、拖后腿的現象並非個例。尤其是在目前工業升級最需突破的新材料領域,由於國內機構不具備檢測能力,企業連新物質注冊都無法進行,更別提推向市場,大大消減了企業的創新熱情。

  隨著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認証的需求將呈井噴式增長。從供給端看,企業想實現轉型升級,推出好產品,如何証明自己?得靠認証這一市場經濟的“信用証”,否則企業自說自話,難以在短時間內說服市場。尤其是在創新領域,企業投入大量研發費用,開發出新材料、新產品,如果沒有機構可為其認証,往往無法推向市場。從消費端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者期待更多高質量的產品,如有機食品、智能家居等。可是怎麼選才能安心?認証依舊是重要一環。

  與旺盛的認証需求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認証產業的結構性供給不足。截至2017年底,我國累計頒發產品認証証書89.3萬張,位列全球首位,這其中強制性產品認証有60.1萬張,佔比超過一半,真正滿足企業高端產品、核心技術創新的認証明顯不足。換言之,我國的現有認証體系更注重“保底”功效,缺乏“拉高”功能,這與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還不匹配。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標准認証,而要讓認証產業好起來、旺起來,就得多方努力、形成合力。

  對相關政府部門而言,進一步開放市場、鼓勵投資必不可少。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國內的一些檢驗檢測機構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光靠“保底”認証就能旱澇保收,開發高端認証的熱情及技術攻關的動力嚴重缺乏。這些年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進,各種類型的檢驗檢測機構都被推向市場,認証量立即呈現高增長,高端認証也多了起來。可見,進一步開放市場、完善公平競爭環境十分重要。此外,有關部門不妨也像振興實體經濟一樣,出台一些激勵政策。須知,作為高端生產性服務業,認証產業在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中必不可少,也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杠杆。

  對企業而言,搶抓機遇、苦練內功是硬道理。認証產業無疑是塊大“蛋糕”。若國內認証產品含金量、認可度能高起來,做到國內一次認証、全球認可,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便利度將大幅提升。誰能實時追蹤全球最新法令和標准的更新,能研發針對新產品和新標准的檢測方法,能提供滿足需求的認証產品,誰就能站上轉型升級的風口。鑒於目前我國工業分工十分細致,認証機構不妨握指成拳,對一些關鍵共性技術進行共同攻關,補上能力短板。

  我國認証產業盡快強起來,將成為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助推器”。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10日 19 版)

(責編:曹昆、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