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新評彈:在提升服務中營造親民范兒

曹玲娟
2018年08月23日04: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這個周末,去參觀了一家美術館。這才發現,不知是否為了讓觀眾盡賞建筑之美:這家美術館安排每位參觀者先繞著巨大建筑走上大半圈,走到長長圍欄一處小小缺口,再穿過毫無遮擋的巨大廣場,然后經過安檢,爬上近百級巨大台階,終得從邊角處進入美術館……

  經過這一圈折騰,還沒開始正式參觀,已身心俱疲。

  類似的問題並不是個例。在美術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日益走進百姓生活的當下,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場館的舒適度、便捷度,都尚未得到機構管理者足夠的重視。有時,為了管理方便,一些場館甚至人為制造一些小障礙。

  近年來,我國全面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由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卓有成效,免費開放概念已深入人心。特別是在經濟發達城市,各類新建的博物館、美術館等,幾乎都是當地的地標性建筑,硬件美輪美奐,軟件也不差。客觀來看,各類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免費開放帶來的人流量激增,確實給機構管理和服務水平帶來了越來越大的挑戰。基於此,一些場館索性採用簡單的方式,隻要便於管理就好。

  免費開放,不應只是把“圍牆”拆掉,把門打開就完事。在經受住免費開放之初的各種考驗之后,公共文化場館有理由將免費開放推向更深層次,轉換服務理念,將管理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將以人為本落到實處。

  如今,“親民”已成為現代博物館成功的必備條件之一。拆掉“圍牆”,還得拆除“台階”。無論是免費開放,還是后續服務上的各種努力,為的並不是追求一個參觀者的數字,而是竭盡所能將藝術普及工作做好,讓更多人了解藝術、享受藝術。

  環顧當下,我們不少公共文化場館管理者關注的焦點,更多的還是致力於對美術館、博物館藝術品的保護,服務意識仍有待加強。未來我們要更多地考慮到,場館免費開放的根本目的是讓廣大人民群眾就近、方便地參與文化活動,保障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23日 17 版)

(責編:岳弘彬、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