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翻版死亡游戲來襲?真正的症結不止在網絡

默城

2018年08月21日07:5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翻版死亡游戲來襲?真正的症結不止在網絡

  對這種具有傷害屬性的游戲,應有最高程度的警惕。即使其還處於萌芽狀態,也不應該有絲毫懈怠,畢竟青少年安全是不可踐踏的社會底線。

  據《青年參考》報道,最近,通訊軟件WhatsApp上一款名叫“Momo”的游戲引發全球關注。使用通訊軟件時,“Momo”會主動與你對話,慫恿你參加一項挑戰。“Momo”是一個社交媒體賬戶名稱,其頭像是一個長著鳥腿的怪誕女子的雕塑照片。迄今為止,至少有一起自殺事件與“Momo”相關。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稱,“Momo”很可能成為“藍鯨”的變種。

  藍鯨游戲,很多人應該不陌生。它是一款俄羅斯死亡游戲,參與者主要是10~14歲青少年,參與者加入后,會受到組織者的擺布,必須完成50個任務,最后幾項任務,往往是“自殘、自殺行為”。參與者加入后,如果不再願意接受任務,會被其他參與者或組織者威脅、恐嚇。這款死亡游戲在2017年出現在國內的社交平台,也傷害了一些國內青少年。最近就有新聞報道,12歲女孩因害怕“藍鯨游戲”不敢單獨睡覺。可見,這樣的死亡游戲仍在網絡的隱秘地帶肆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翻版的藍鯨游戲“Momo”又在國外浮現,借挑戰之名慫恿用戶使用暴力甚至自殺。其本質上也是“死亡游戲”,社會危害性極大。有人卻認為,這款新游戲還在國外,沒有流入國內,且目前疑似隻造成一起自殺事件,離我們還太遠,不必過於驚慌,也不必過於在意。

  但是,要知道現在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信息通達、傳播便捷是這個時代的基本特征。可能這游戲昨天在國外蔓延,今天就成了國內互聯網的常客,“藍鯨游戲”當初的流入,便是最典型的例証。所以,對這種具有傷害性的游戲,應有最高程度的警惕。即使其還處於萌芽狀態,也不應該有絲毫懈怠,畢竟青少年安全是不可踐踏的社會底線。

  不過,“警惕”這兩個字總讓人覺得是一個較為模糊的應對字眼,並沒有指出明晰具體的應對路徑。所以,問題來了,面對翻版“藍鯨游戲”來襲,除了警惕,我們還能做什麼?

  若要回答這一問題,還是要明晰“藍鯨游戲”們風行的社會土壤。有理性的人看到這種奇葩的死亡游戲,嘲笑一番並積極主動規避是常態。其實,這類游戲本身只是一個引子而已,真正的症結不在於游戲,而在於游戲所相對應的“現實訴求”。“藍鯨”的始作俑者落網之后,該游戲依舊在蔓延,便是這種狀態的有力証明。

  說白了,所謂現實訴求的關鍵,就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宏觀地看,可能是復雜的社會大環境,給青少年造成了很多難以承受的壓力﹔具體來看,遭遇家庭困境、社交困境和社會暴力困境,也會傷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在這些情形之下,青少年缺乏合適的宣泄口,因此,“藍鯨游戲”們便鑽了這個空子,進而承載起這些青少年所謂的“現實訴求”,直到釀成悲劇。

  除了對誘惑唆使年輕人自殺的行為進行立法定罪,對這類游戲進行強化監管,加強勸導青少年遠離這類游戲的教育外,“我們還能做什麼”還要聚焦於對青少年的現實呵護與關愛,用多元化路徑讓青少年感受到社會的陽光和愛意,並使之對“傷害自我”的游戲和行為,產生強烈的排斥意識。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