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常懷一顆“愧民之心”

李 斌

2018年08月21日06: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書記的耳光”猶如一面鏡子,多對鏡自照,才可以喚醒“愧民之心”,砥礪為政品行

  “隻要叫我當這個地委書記,我就得叫老百姓吃飽飯。”最近,山東菏澤原地委書記周振興的故事形成刷屏之勢。改革開放之初,因為發現一位重病老人想吃豬肉吃不起,周振興愧疚地在縣委匯報會上自抽耳光。如今30多年過去,透過親歷者的回憶文章,那記清脆的耳光不僅打動了無數讀者,也警醒了一些“躺在崗位上睡覺”的人。

  濃厚的赤子之情,內化為深沉的“愧民之心”,激發出強烈的責任擔當。老書記的響亮耳光,讓人們看到了共產黨人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的為民初心,直面不足、嚴以律己的作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的政德。民胞物與,念茲在茲。權力的本質是責任,權力的本色是為民。懂得這個無比朴素的道理,就應該常懷一顆“愧民之心”,時刻不忘對人民的熱忱、對責任的敬畏、對使命的擔當。

  古往今來,百姓誰不愛好官?鄭板橋任知縣感慨“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高適當縣令自責“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韋應物在刺史位置上“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無不展現出悲天憫人、為政為民的高尚情操。民足則懷安,民危則心焚。書記自抽耳光,就是因為深知沒有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就是失職的道理,不僅換位思考體恤民生,更是主動反躬自省、引咎自責。好官來自哪裡?心中百姓有多重,為官才有多重分量﹔心中責任有多少,在位才有多少作為。

  百姓之事無小事,心無百姓莫為官。2004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曾專門撰文叮囑黨員干部,群眾的一樁樁“小事”,是構成國家、集體“大事”的“細胞”,小的“細胞”健康,大的“肌體”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反過來,倘若對群眾利益不關心、不耐煩,對群眾心聲置若罔聞﹔倘若手握權力,卻慵懶散漫、庸碌無為﹔倘若爭官位奪名利動作迅速,訪貧問苦走馬觀花……談何“愧民之心”,談何責任擔當,如何對得起組織的培養和群眾的信任?“書記的耳光”猶如一面鏡子,多對鏡自照,才可以喚醒“愧民之心”,砥礪為政品行。

  有愧心,方能無愧政。有“哀民生之多艱”的切身之痛,所以才有“解民生之多艱”的自告奮勇。不僅是周振興,從“人民好公仆”焦裕祿、“四有”書記谷文昌,到“樵夫”廖俊波、“新愚公”李保國,以“愧民之心”行為民善政,無數共產黨人把豐碑鑄於人心。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尤其是當前,偉大復興隻爭朝夕,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任務雖然艱巨,但隻要能帶著為民深情一件接著一件辦,扛起群眾期待一年接著一年干,擔起興國富民責任一任接著一任干,就能贏得群眾的擁護支持。對於干部自身而言,以“愧民之心”責己慮事,拿出見真章、動真格、求實效的干勁和動力,求取“政聲人去后”的無愧結果,何嘗不是一份“完美的履歷”?

  古人說得好,“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飢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從改革開放的偉大轉折,到新時代的嶄新征程,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執政為民、改善民生的不變追求,厚植我們黨的力量之源,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走得再遠都不會迷航。

(責編:曹昆、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