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著眼於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人民日報新知新覺:積極推進企業管理現代化

劇錦文
2018年08月17日06: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企業是發展經濟、創造財富、擴大就業的主體,各國和世界經濟發展都離不開企業特別是優秀企業。企業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走向世界一流的過程,既是一國經濟發展壯大的過程,也是世界經濟活力和創造力不斷增強的過程。提高制造業發展質量,必須以大量的優秀企業為依托。優秀企業不僅要有領先的技術,而且要有一流的管理水平。大力提升我國制造企業的管理現代化水平,是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題中應有之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制造業發展也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經過40年不懈努力,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制造業水平與世界制造強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企業缺乏關鍵核心技術,行業關鍵共性技術薄弱,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基礎數據庫等尚處於較低水平。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制造企業的管理水平較低。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制造企業發展壯大進而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一大障礙。主要表現在:首先,技術管理水平較低,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技術管理水平低往往會導致企業研發投入缺乏連續性、研發成果向基礎科學方面深化不夠、企業熱衷於技術引進而忽視原始創新等問題。其次,生產管理水平較低,生產模式落后。在工業化時代,大批量、少批次生產是企業的主要生產模式。但進入信息化與數字經濟時代后,這種生產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追求個性化、多樣性消費的需要,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生產模式逐漸成為先進制造企業普遍採用的生產模式。目前,我國大部分制造企業仍採用傳統生產模式,以智能制造和柔性生產為代表的新生產模式尚未普及,我國制造企業面臨著轉變生產模式的巨大挑戰。再次,企業管理理念落后,發展方式有待轉變。長期以來,我國制造企業遵循的是粗放式、外延式的發展方式和盲目追求擴大企業規模、追求產量的發展路徑。在這種理念影響下,企業不太注重自主研發與發展方式轉變,造成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偏低,高耗能、高污染問題比較突出。雖然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節能減排、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積極推動綠色發展,單位產品的能耗和污染排放顯著下降,但相關指標同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偏高,更新企業管理理念和轉變企業發展方式非常緊迫。

  提升我國制造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在加強企業戰略管理、技術管理、生產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促進我國制造企業加快轉變管理理念、加快邁向世界一流企業,為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提供有力支撐。

  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轉變企業發展方式。企業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樹立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管理理念,摒棄粗放式、外延式的發展方式,加快轉向集約式、內涵式發展,推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切實採取措施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不斷提升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的科技含量、環保水平,大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強化戰略管理,有效應對制造業智能化趨勢。當前,以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方興未艾,全球制造業正在發生顛覆性變革,這為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國制造企業管理者必須深刻認識制造業智能化的發展大勢,認真研究制定企業的技術戰略、市場戰略、經營戰略等,強化企業戰略管理。

  強化技術管理,提高自主研發能力。技術管理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和技術應用管理。要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探索新的研發模式,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行業中的領先者要立足國內、放眼世界,及時把握前沿技術動態,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和創新成果產業化鞏固市場領先地位﹔跟隨者要在緊緊跟隨的基礎上及時抓住市場機遇,爭取實現“彎道超車”﹔落后者要有危機意識,深刻認識不創新就會被市場淘汰的現實,不斷提升自身的研發能力與成果轉化應用能力。

  強化生產管理,採用先進生產模式。採用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生產模式是制造業發展的趨勢。我國制造企業要盡快淘汰落后生產模式,深度挖掘市場需求,准確把握不同層次需求及其變化特點,努力通過小批量、個性化、定制化生產滿足消費者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企業自身不斷發展壯大。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17日 07 版)

(責編:馮粒、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