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找到藝術的源泉,才有更好的表達

何天平

2018年08月16日08:3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找到藝術的源泉,才有更好的表達

  近期,在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中,一個左手握鼓、右手持棒的說唱俑穿越千年而來,他手舞足蹈、談笑風生。鮮有人知的是,這尊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文物出土於東漢崖墓。漢代,此類說唱表演在民間盛行,這些表演者被稱為“徘優”,以多樣的滑稽戲表演反映現實、再現社會生活。

  長期以來,說唱藝術因其表演的現場感、口語化與貼近性,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中較為普遍的娛樂方式,千百年來活躍在鄉村的田間地頭和城鎮的地攤茶社。據不完全統計,歷史上有300余種不同形式的說唱伎藝一度活躍,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下,說唱藝術自然生長,形成本土表達。正在播出的《中國新說唱》便立足這一視角,嘗試解讀中國特質的說唱藝術,在回歸中創新,在創新中闡釋傳統。

  對於一檔面向年輕人的音樂節目,“說唱”本身便能夠負載意涵豐富的“中國風”。節目的主題曲《天地》將中華傳統文化元素與年輕人喜愛的曲風相融合,節目中的音樂表達也逐步勾勒出中國自己的“說唱”藝術樣貌:既有對家國情懷、傳統文化的致敬,也有將今天的社會生活融入創作展開的態度表達。

  值得注意的是,說唱藝術因為東西方文化語境的差異而有所區隔。既有源泉所在,就要立足傳統、回應當下。較之西方說唱文化中帶有的反叛精神符號元素,中國的說唱文化不應偏離自身軌道,更要面向自己的傳統、形塑自己的面貌。“擊鼓說唱俑”的歷史,為今天的中國說唱藝術找到了佐証。

  藝術表達樣式沒有高下之分,說唱藝術同樣能夠產出精品力作。然而,我們不可忽視內嵌其中的一條重要線索:尊重傳統、推陳出新。“傳統”不是藝術表達中“拿來”即可的素材,聚焦傳統文化的創作更需審慎地對視傳統、理解傳統,隻有更准確、深入地體察傳統文化,才能有所創新。以傳統入題進行內容創新,是當前藝術創作常常採用的手法。在影視藝術領域,悠久中華文化孕育的“傳統”為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電影《百鳥朝鳳》著眼於嗩吶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將手藝人的堅守和追求化作今天對工匠精神的再認識。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國學小名士》則用當下的話語觀照傳統文化,讓傳統“活”了起來。

  “擊鼓說唱俑”在前,隻有深入理解歷史演進的文化構造,才能知悉今天的藝術創新應當遵循何種路徑。從東漢至今,作為傳統文化元素之一的“說唱”不停吸收各類文化元素,在變遷中積聚力量。《中國新說唱》從中汲取養分,生成一次有益的本土化探索:當“傳統”與創作關聯時,我們既要從“傳統”中尋求底氣,也要著眼創新,讓說唱藝術有更中國化的傳承和發揚。隻有路徑明確了,才能在文化自信的路上不迷失、不走偏。

(責編:周文韜(實習生)、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