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治理社會實踐造假要下一盤大棋

開荒

2018年08月16日08: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治理社會實踐造假要下一盤大棋

  如果人人隻顧自己方便,怕麻煩缺擔當,社會實踐這盤棋又怎能下得起來?又怎能下得成功?這盤棋下不成功,又怎麼培養既有理想又接地氣的國家棟梁?

  明明隻做了三天,材料卻編成一周﹔明明隻拍了照片,最后卻說成調研。線上聊天變身實地訪談,問卷數量不妨乘個倍數。指導老師沒有指導,領隊老師絕少跟隊。實踐隻為蓋章,正好順便旅游,接收單位配合,學校也不深究。你懂我懂大家懂,只是收獲沒多少。

  多少年來,每年都有不少文章一次又一次指出學生社會實踐的問題。早在2005年,新華網便有記者來信,呼吁“學生假期社會實踐活動不要變了味”。但直到今天,許多問題似乎並未得到有效解決。

  要說學生社會實踐造假,一大根源在於缺少真實踐的機會。筆者曾經參加過幾次為期一個月左右的社會實踐,對其中的成本之高有很深印象。31天的村干部助理、29天的城管隊員、23天的敬老院義工……別看不少人都看不上這些基層單位,但這種時間長、較深入的實踐機會卻不是想去就能有的,其中或需機緣巧合,或需社會資源。即使獲得機會,不說在一個假期內抽出連續30天很難,一個月的衣食住行開支也不是小數,隻身前往外地父母更不放心,種種因素讓多數人望而卻步。還有,就算真的前往當地,也並不一定有事可做。據一些大學生村官講,村裡工作通常只是“串串門聊聊天,拖拖地板抄抄寫寫”。

  要說接收單位不配合、不支持學生實踐,也確實有客觀原因。筆者在某市一家敬老院實習期間,就曾見到三四撥學生前來社會實踐。常理上講,有人幫忙干活應該是件好事兒,但敬老院工作人員卻甚是頭疼:學生干活質量難以過關。中學生干不了業務上的事,往往隻能幫助打掃衛生,為此,敬老院還要額外准備清潔工具。同時,現在會做家務搞衛生的學生並不多,學生的打掃往往是無效勞作,最后還得清潔人員重新收拾。至於大學生,雖然有一定基礎,但具體業務還得老員工手把手從零教起,等剛干得有點樣子能夠幫上忙了,實習也要結束了。且不說接收單位本身並不缺人手,就說接收的學生大多既不能幫上忙,還得分散工作人員的時間精力這一條,便讓接收單位和員工頭疼不已。怎麼辦?還不如趕快蓋個章,讓對方象征性做點事、照些相,然后盡快離開來得省事。

  要說學校管理不主動,其實校方也有很多無奈。大學教師看似輕鬆,其實假期裡都有很多科研任務尚待完成,並沒有太多時間去指導學生社會實踐。在監管方面,學校無力對眾多學院數以千計的社會實踐情況進行核查,而學院為了讓自身社會實踐工作在上報時顯得好看一些,也沒必要去和學生較真。評優工作更是缺少硬性標准,評后沒有復核驗收,能否評上優秀,很大程度看同學關系的作用。

  顯然,誰都有理。但恰恰是這些理由互為因果、疊加發作,導致學生社會實踐效果打折扣。試想,當本來就希望趁假期在家好好休息的學生,發現很難找到合適的實踐單位,並且實踐過程相當隨意之后,積極性豈非更低?面對這樣的學生,實踐單位願意提供的幫助豈非更小?如此一來,主管部門服務和管理難度進一步上升,學校的監管欲望豈非更低?惡性循環,最后大家都“醒悟”:“唔,還是造假方便你我他。”

  都說青年要走出象牙塔,都說青年要更加接地氣,而社會實踐是一盤大棋,既然是盤大棋,就要整個社會一起努力,學生、實踐單位、學校等多方共同助力。如果人人隻顧自己方便,怕麻煩缺擔當,社會實踐這盤棋又怎能下得起來?又怎能下得成功?這盤棋下不成功,又怎麼培養既有理想又接地氣的國家棟梁?

  近日,筆者聽聞團中央聯合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推出中央國家機關大學生實習計劃,組織大學生到中央國家機關實踐鍛煉,不禁為之叫好。真誠地期待這種“敢於擔當,積極有為”的行動,能夠引領風尚,讓走偏走空的學生社會實踐重返正道。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