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美麗中國”離不開市場活力

——庫布其治沙的思考(下)

陳 凌
2018年08月16日06: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不斷釋放市場活力,激發企業動力,我們收獲的,將會是更美麗的環境和“更好過”的日子

  

  庫布其顛覆了很多人對沙漠的想象。車下高坡,平野千裡。公路兩旁,成片的甘草樹叢匯成“綠洲”,這既是庫布其“治沙改土”的先鋒植物,也是當地農牧民的“綠色銀行”。很難想象,這裡曾是飛鳥難越、黃沙漫卷的無邊荒漠。幾十年裡,是什麼讓蠻荒披綠?庫布其又是如何做到既“綠了沙漠”,又“富了百姓、強了企業”的?“公益與產業相結合,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當地治沙企業的總結,或許可以作為解答。

  庫布其當地流傳一句話,“治沙不治窮,到頭一場空”。這可謂是對過去治沙經驗朴素但絕不失深刻的總結。沒有人會認為,飛沙走石是良好的生活環境,但要治沙,沒有產業布局,缺少市場效益,路可能走不遠。一度,當地相繼出台禁牧、休牧和以草定畜等政策,牛羊的數量是減下來了,草也長起來了,但牧民們口袋裡的收入卻減少了。“沙治了,人卻窮了”的尷尬,使得一些牧民不得不重新走上過度放牧、墾荒的老路子。“不發展沙產業,不僅治沙人要受窮,治沙的成果也不能鞏固”,這是用教訓換來的經驗。

  治沙是一項難度高、投資大、周期長的系統工程,僅僅依靠政府的投入,恐怕難以持續。要知道,沙漠裡,交通不便,樹苗往往需要從幾十裡甚至數百裡之外馱回來﹔農牧民掌握的種植技術有限,剛種下的樹,很可能轉個身就被風吹倒了﹔加上氣候惡劣,頭天種下的小樹苗,第二天就可能被黃沙給埋了。以至於,在庫布其沙漠裡,種活一棵樹,成本足足需要數百元。如此高昂的成本,如此嚴峻的條件,僅靠政府單方面的投入,不僅難以支撐,更無法持續。從這個角度而言,激發內生活力,才能真正縛住“黃龍”。

  如何激發內生活力?這離不開市場的力量。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對市場最有敏感度,也最能發現沙子裡隱藏的“金子”。上世紀80年代,庫布其治沙帶頭人王文彪在杭錦旗鹽場當場長時,為了遏制風沙吞噬企業鹽湖,被迫採取“5塊錢治沙”策略,也就是從每噸鹽的收益中拿出5塊錢來種樹﹔而越治越發現,沙漠中也有寶。沙漠光照充足,正好適合培育瓜果,還能用於光伏發電﹔甘草、肉蓯蓉、黑枸杞等藥材經濟價值高,產業化種植,既能治沙,也有收益﹔沙子治好了,能吸引大家來沙漠旅游,農牧民開起“農家樂”,還能解決就業問題……思路一變天地寬,正是從單純的治沙向“生態建設與生態經濟發展並舉”思路轉變,解決了“錢從哪裡來”“利從哪裡得”等關鍵問題。而在市場化、產業化的引領下,不僅企業的活力得以激發,農牧民的參與感也在不斷提升,治沙也因此有了持續性,讓“治理效果經得起看,經濟賬經得起算”。

  有人說,治沙其實也是一項“技術活”。此言不虛,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才能降低治沙的成本,讓“草多樹多”成為可能。而企業恰恰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以種植樹苗為例,傳統的治沙方法往往是需要先打沙障,再挖坑栽苗,人均日種植面積僅有兩畝不說,成活率甚至不超過三成。而億利集團在治沙探索中,發明了“水氣種植法”,通過水槍沖孔,不僅每畝能節省近千元的打沙障成本,還能將種植效率提高十倍,成活率也提升至九成。容器苗、大坑深栽、迎風坡造林、甘草平移種植……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讓億利的治沙面積,相當於此前20年治理面積的總和。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提高環境治理水平“要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毫無疑問,治理沙漠也好,整治污染也罷,都是嚴峻的挑戰,是一場艱苦卓絕的“馬拉鬆”。不斷釋放市場活力,激發企業動力,我們收獲的,將會是更美麗的環境和“更好過”的日子。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16日 05 版)

(責編:馮粒、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