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代購真抗癌藥涉銷售假藥罪恐失公允

蔣萌

2018年08月15日16:0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代購真抗癌藥涉銷售假藥罪恐失公允

背景:翟一平2014年罹患肝癌,從2016年開始幫QQ群裡的病友從德國代購抗肝癌藥,成為病友群裡的頂梁柱。一年前他干脆辭去項目經理的工作,從代購藥物中獲得5%左右的報酬。上月底,他因涉嫌銷售假藥罪被刑拘。截至8月9日,來自廣東、福建、海南、江西等地的病友自發寫了163封求情信,希望翟一平能被早日放出來。

新京報發表劉昌鬆的觀點:翟案的辯護律師將問題核心置於立法層面,認為將國外代購的真藥定性為“假藥”並入刑值得商榷。1997年《刑法》依照《藥品管理法》的假藥定義,不包括未經批准進口的真藥﹔2001年《藥品管理法》修訂,未經批准進口的藥開始被認定為假藥﹔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刪除了“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這一犯罪構成要件,這意味著銷售未經批准的進口真藥也將被追究刑責。從發達國家(例如德國)進口按更高技術標准生產出來、療效優異的真藥,隻因違反行政管理規范未經批准進口,即直接認定為“假藥”,這種管理方式著實過於簡單。導致的后果是,銷售了未經批准進口的“真藥”會觸犯銷售假藥罪,要比生產銷售過期疫苗隻定為生產銷售劣藥罪重得多,明顯不符合罪刑均衡的刑法原則。因此,《藥品管理法》關於假藥的認定標准,修訂調整勢在必行,這也與國家層面正推動的進口抗癌藥零關稅政策、同情給藥制度釋放的政策善意相呼應。就算依現行法律規定,翟一平案也不應過於悲觀,畢竟他只是象征性地收了5%的代購費,牟利極小(國家藥品零售允許20%利潤)﹔其代購的進口藥,未產生不利后果﹔眾多癌症病友為其喊冤等。綜合這些因素,最后仍有按罪輕不起訴處理的余地。輿情反饋是種提醒,當下“未經批准進口藥物即可視為假藥”的規定,大有改進空間。

小蔣隨想:這種案子很容易引發社會同情,人們希望法律以及執法者本著人性化的原則妥當處置,平息社會焦慮。現實中,確實有一些國外生產的藥品,已被國外普遍証實療效確切、副作用可控,但由於我國對新藥試驗和審批流程的時間較長等因素,遲遲無法通過正規渠道進入國內市場,令一些病人望救命藥興嘆。還有一種情況是,國外藥品已在國內正式上市,但國內與國外的售價因為各種因素相差巨大。拿著發展中國家的薪水,卻要負擔遠高於發達國家售價的“舶來藥價”,國內病人苦不堪言。危重病人為了自救和活命,不得不通過非正常渠道從國外“搞藥”。其中的難度,沒有“門路”的茫然,可想而知。所以,一些所謂的“良心代購”,給病友代購國外真藥,收費不高,被病友們感激,不足為奇。說實話,一些人多少知道這種行為合理不合法。但是,病人不這麼辦,能怎麼辦?現行法律規定“未經批准進口藥物即可視為假藥”,應是為了防止魚龍混雜,干脆一刀切地禁止。問題是,當法律工作者看到,“真藥代購”無法完全禁止,情有可原,如果還回避問題,受波及的不只是病人,還可能包括法律的公信力。就單一法律條文來看,“未經批准進口藥物即可視為假藥”,一旦銷售就涉嫌銷售假藥罪,遇上“代購真救命藥”時,恐怕有失公允,有待改進。更根本的焦點是,隻有正規渠道通暢,市場供給充足,進口藥價合理,非法代購才沒有生存空間。這之中,切忌隻堵不疏。對此,李克強總理強調,“對癌症病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 要求有關部門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保供等相關措施。實現“良幣驅逐劣幣”,有關部門必須積極行動起來。

小蔣 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 。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張淏晴(實習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