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老太搶了讓出來的座位 少些戾氣和道德綁架

楊朝清

2018年08月15日08: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老太搶了讓出來的座位 少些戾氣和道德綁架

  隻有走出那種“我弱我有理”的道德綁架,懂得換位思考,在看到自己的權利的同時也在心裡為他人留一些位置,由讓座引發的矛盾才會少許多。

  近日,在四川成都市343路公交車上,一位懷抱嬰兒的母親站了好幾個站,周圍卻沒有人讓座,直到一位老人起身讓座后,她才有了坐下來的機會。沒想到,就在她剛准備坐下時,被車上另外一名老太搶了先,聲稱,“這是公交車,不是私家車,有位置我就要坐,我該坐!”(《華西都市報》8月14日)

  在道德秩序面臨考驗、利他行為動力不足的陌生人社會,由讓座引發的糾紛與沖突層出不窮。對於懷抱嬰兒的母親來說,在公交車上沒有座位不僅意味著面臨安全風險,也意味著身體與精神上的雙重痛苦。好不容易有人讓座,卻被另外一位老太捷足先登,“讓座被老太搶先”帶來的失落感與挫敗感,未嘗不是一種“二次傷害”。

  面對他人的批評質疑,這位搶座老太拿出了權利話語來進行博弈。公交車座位由全體乘客共享,每一個乘客都可以坐,這固然沒錯﹔那種認為之前讓座的老人無權指定由誰來享受座位的說法,顯然經不起推敲——讓座並非法定義務,而是一種美德﹔那位讓座老人想成全的明顯是這位懷抱嬰兒的母親,而並非這位搶座老太。

  從“老弱病殘孕專座”到“愛心座”再到“請讓座給更有需要的人”,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一些標語的變化,折射出全社會價值認同的變遷。“讓座給更有需要的人”既走出了“道德綁架”,也做到了關心他人、體諒他人、幫助他人,理應成為一種深層次的價值系統與規范系統。

  與身心俱疲的上班族相比,一些身體健康的老人並不見得更需要座位﹔與處於生理期的女性或者懷孕不久的“准媽媽”相比,那些大爺老太並不見得更需要座位……隻有走出那種“我弱我有理”的道德綁架,懂得換位思考,在看到自己的權利的同時也在心裡為他人留一些位置,由讓座引發的矛盾才會少許多。

  在利益主體多元化、價值觀念多樣化的今天,不同的人們擁有不同的“意義之網”﹔當多數乘客都認為這位懷抱嬰兒的母親更需要座位的時候,這位老太覺得自己更需要座位。面對“讓座被老太搶先”,我們不能情緒化地釋放戾氣,卻忽視讓座背后的困境。

  千姿百態的社會流動,讓不少地方都出現了公共交通工具座位供不應求的現象,這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大城市的生機與活力﹔老太搶座固然不符合道德審美,卻也暴露出讓座行為的稀缺﹔當“搶座”成為一種無奈的理性選擇和生活智慧,“讓座被老太搶先”也同樣需要理解與寬宥。

  在維護自己權利與尊嚴的同時,能夠換位思考,願意為這個世界更美好而支付一些成本﹔當禮讓蔚然成風,陌生人社會才會多一些人情味。一個懂得禮讓的社會,所有的參與者都會成為受益者。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