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挑軟柿子捏”的整改隻能養癰遺患

林琳

2018年08月07日08:30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社評】“挑軟柿子捏”的整改隻能養癰遺患

  拆除—建設—再拆除—再建設,違建別墅仿佛成了“打不死的小強”。“專挑軟柿子捏”的整改也是一種敷衍整改、一種隱蔽性更強的形式主義和假整改。如果所有地方遇到硬骨頭都繞著走、既不較真也不動真格,都等著中央來“接盤”,那麼,地方政府又是如何守土有責的呢?

  近日,秦嶺北麓西安境內的違建別墅再次成為輿論焦點——7月30日,相關專項整治工作動員部署大會在陝西西安召開,中央紀委副書記任中央派駐專項整治工作組組長。8月4日,澎湃新聞記者實地走訪多處發現,這些別墅有的已建成十多年,有的正在修建。

  之所以用了“再次”,是因為當地對這些違建別墅的整治已經持續了十余年。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媒體分別於2012年、2014年、2016年對這一亂象進行過報道,而結果卻是問題比之前還嚴重。

  這十多年間,若說地方政府毫無作為顯然有些冤枉。從媒體報道來看,當地的整治工作從未停歇。比如立法建制層面,2008年3月起實施的《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2011年審議通過的《大秦嶺西安段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大秦嶺西安段保護利用總體規劃》、2013年10月起實施的《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均有嚴格控制、限制或禁止在秦嶺相關區域山體坡開發商品住宅、別墅等房地產項目的規定和表述。執法層面,早在2003年、2004年,陝西省政府便已開展了對秦嶺違建別墅的專項整治工作﹔近年來更多次表示清查出數十棟、上百棟違建別墅,並進行了拆除或沒收整改。而問責層面,當地官方通報顯示,2014年11月,110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90人受到組織處理﹔2015年,137名干部被追責,其中縣處級以上56人,3名廳局級干部被立案查處。表面看,這似乎應算是一份“積極有為”的“成績單”,而事實上,拆除—建設—再拆除—再建設,違建別墅仿佛成了“打不死的小強”。對此,當地政府部門如何給公眾一個解釋?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國土資源系統相關人員分析,這種案件的處理往往是“好處理的處理,難處理的就處理不下去,越積累難度越大”。言外之意似乎是,整治行動先挑軟柿子捏,然后,就可以據此對上級有了交代。而不好惹、惹不起的,就“繞著走”“以后再說”。這不禁讓人想起有人點評《西游記》的那句玩笑話,“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沒后台的都被孫悟空打死了。”

  執法、整治專挑軟柿子捏,權衡來權衡去,不想得罪人,因此執法總留一些“尾巴”,這是社會治理、生態保護應有的態度和方式嗎?前人把難題留給后人,新官又不理舊賬,最終隻能是小癰養成大患,驚動中央派人來整治。

  中紀委最新一輪巡視對一些地方的“軟問責”進行了生動概括:高舉輕放,“軟”問責多、“硬”問責少﹔問責“虛晃一槍”,感情用事﹔有選擇性地進行問責。對照起來,陝西省對秦嶺違建別墅的處理和問責是否存在類似問題,值得反思。

  最近一段時間,中央環保督察組將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作為督察重點,曝光了不少地方和企業。某種角度上說,“先挑軟柿子捏”甚至“專挑軟柿子捏”的整改也是一種敷衍整改、一種隱蔽性更強的形式主義和假整改。

  敢於啃硬骨頭、涉險灘、闖難關,這是近年來屢被提及的改革精神和治理理念,實際上也是對各級各地政府部門工作提出的要求。可有些地方偏偏心存僥幸,隻挑軟柿子捏,是執行能力不行還是缺乏擔當?如果所有地方遇到硬骨頭都繞著走、既不較真也不動真格,都等著中央來“接盤”,那麼,地方政府又是如何守土有責的呢?

  為秦嶺違建別墅問題,國家高層領導已經作了6次批示指示——地方政府覺得這個“紀錄”挺“光榮”?希望秦嶺違建別墅能盡快有一個令公眾滿意的整治結果,也希望存在類似問題的地方能引以為戒,不要重蹈覆轍。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