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不曝光不改正的低級錯誤何時休

李思輝

2018年08月02日08:0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不曝光不改正的低級錯誤何時休

  鄭州63歲的田先生因為養老信息中的性別“男”寫成了“女”,一字之差,折騰了5個多月也沒改過來。當地媒體對此進行報道,見報當天就改好了。

  一個人的性別通常一眼可見,即使出於嚴謹考慮,核對身份証件即可,何必非要折騰小半年?媒體的監督報道起到了立竿見影的功效,田先生終於不必再受折騰之苦。然而,此事不禁引發人們追問:既然一天就可以解決的事情,為什麼遲遲不辦?如果不經媒體曝光,折騰還會持續多長時間?

  媒體曝光的確是監督政府、推動工作的一項重要手段,但媒體的關注面畢竟有限,不可能解決每一個具體問題,而真正可以解決群眾所急所難的關鍵還在相關部門。唯有各個部門恪守職責,用心用情為群眾辦事,才能保証社會健康運轉。正因為媒體關注面有限,所以媒體曝光以及曝光后引發的輿論關注也是一種稀缺社會資源。越是看到它的寶貴,越要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消耗。

  低矮的窗口、奇葩的証明、不必要的折騰等,此前媒體已有多次曝光,涉事單位和經辦人員大都受到了懲處,是非曲直非常明顯,不存在認識上的爭議。既然如此,相關工作人員就應以這些案例提醒自己,同樣奇葩的制度必須及時修改,同樣低級的錯誤必須堅決避免。如果各地辦事機構沒有這種推人及己的主動性,沒有這種舉一反三的自覺性,隻要不曝光到自己頭上就依然我行我素,那又將耗費多少媒體資源,耗費多少社會關注力?

  乍一看,媒體曝光又解決了一起折騰百姓的問題,監督非常有效。可把它放在這些年媒體的大量類似報道上看,低級錯誤、荒唐表現、初級問題依然年年報,年年有,媒體的曝光對於制度改良、作風扭轉到底是有效還是無效呢?媒體曝光是一種非常直接的監督手段,它把問題暴露在公眾面前,讓公眾評判。這種判斷一旦形成就應達成共識,促進制度完善。如果今天的媒體監督內容還在重復過去的老問題,那說明媒體曝光根本沒有起到預期功效,這種媒體曝光了也沒用的現象必須引起高度警惕。

  百舸爭流千帆進,波濤在后岸在前。社會向前發展進步,需要解決制約發展的更深層問題,老問題不能沒完沒了地重復、糾纏。時至今日,辦事機構絕不能還在性別寫錯不讓改、奇葩証明折騰人這樣的低級錯誤上打轉。

  (作者:李思輝,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