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報:養老項目不能成為麻將館

張海英

2018年08月01日08:34  來源:法制日報
 
原標題:養老項目不能成為麻將館

  隻有詳細設計定期考核制度,並把考核結果與“官帽”挂鉤,才有望引起各級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對於確實不能發揮積極作用的星光老人之家,不妨建立退出機制

  7月30日,廣州市民政局負責人做客由廣州市紀委和廣州廣播電視台等單位聯合主辦的《作風建設在路上》電視節目。節目中曝光了廣州市內相當一部分星光老人之家除了供老人“打麻將”之外,沒有其他服務功能,這名負責人承諾未來將對全市1460家星光老人之家進行地毯式檢查(7月31日《羊城晚報》)。

  星光老人之家是2001年啟動的一個全國性福利養老項目,在全國有數萬家,其中廣州有1460家。但無論是廣州,還是其他地方,這一項目的實施情況似乎都不理想。記者曾在北方某市調查發現,這一項目大部分已經被撂荒,有的盡管懸挂著鮮亮的紅色牌子,卻鮮有人知其存在。

  在廣州,2014年星光老年之家因運營亂象而兩度登上廣州市紀委監察局、市直機關工委聯合設立的“機關作風曝光台”,被批評“功能單一”“淪為麻將館”。2015年,有廣州市人大代表反映星光老人之家“去的人不多,去了都是打麻將”的問題。然而“淪為麻將館”至今沒整改。

  星光老人之家這一項目主要由福利彩票公益金投入,各地財政配套部分資金。在很多地方被撂荒,這意味著福彩和地方財政的共同投入打了水漂。而星光老人之家在廣州等地淪為麻將館,既讓相關投入效果打了折扣,也容易滋生賭博等問題,帶來諸多負面影響。

  所以,如何拯救這一正在淪落的民生項目,既需要地方認真反思有效解決,也需要國家有關部門採取行動。就廣州而言,民政部門承諾“進行全面地毯式摸查,發現問題立即進行整改”是第一步,在進行這一步的同時,還應該建立有效的監督考核問責機制,以確保投入、管理到位。

  相對而言,廣州相關制度比較健全,2010年和2012年分別出台了《廣州市星光老年之家管理辦法》和《廣州市星光老年之家年度考核和分類資助試行辦法》,對年度考核為一類、二類、三類的星光老年之家,每年給予7萬元、5萬元、3萬元的運營經費資助。然而,實施效果卻能未達到預期。

  那麼,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厘清責任,究竟是市級部門沒盡責,還是區級民政部門沒履職,或是街道、鎮政府的問題?隻有摸清責任人,該追責的追責,才有警示教育之效。其他地方星光老人之家出現爛尾現象,比淪為麻將館還要嚴重,調查、追責都應該是拯救這一項目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要以問題為導向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以廣州相關制度為例,在考核方面還不夠細,在問責方面過於簡單,比如“按有關規定追究有關管理人員的責任”“對造成星光老年之家資產流失的,依據國務院發布的《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追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隻有詳細設計定期考核制度,並把考核結果與“官帽”挂鉤,才有望引起各級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對於確實不能發揮積極作用的星光老人之家,不妨建立退出機制,沒有必要繼續佔用資源,浪費資金。

  鑒於星光老人之家是一種全國性公益養老項目,且各種問題存在於多個地方,國家有關部門能否制定統一考核問責制度,對省市進行嚴肅考核、問責,以產生層層倒逼之效,值得考慮。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