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是老百姓厲害,還是某些干部刁難?

蔣萌

2018年07月31日16:18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是老百姓厲害,還是某些干部刁難?

背景:山東省煙台市芝罘區隻楚街道的那女士為了給母親辦理殘疾証,跑了七八天,評殘表還是沒有拿到。一方面是居委會黨支部書記說不需要開批條,另一方面工作人員表示一定要見到批條,事情陷入僵局。那女士拍下工作人員扯皮的視頻發到網上,后者還嘲弄那女士“你本事挺大的”“你這尋常老百姓夠厲害了”……

中國青年報發表王石川的觀點:在中央三令五申特別是山東省力推“一次辦好”改革(即“一次辦結、群眾滿意”)的背景下,一些部門依然故我,甚至變本加厲,這就讓人愕然了。稍微分析可知,“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背后,與一些工作人員長期自我感覺良好有關,與不懂得權從何處來有關,也與監督機制不健全有關,或許也與職業倦怠感有關。除此之外,顯然也與相關領導有意無意的庇護有關。刁難百姓,隻要不被舉報,簡直零成本。即便被舉報,如果不是鬧出大動靜,工作人員也常隻被“罰酒三杯”,對之縱容的負責人有時毫發未損。如此一來,相關人員會受到觸動嗎?在輿論監督下,煙台市芝罘區相關部門迅速給出處理結果,除了承認那女士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還責成宮家島居委會對辦理該項業務的蘇某某、張某某予以辭退﹔由區紀委對宮家島居民區黨委書記孫某某予以立案審查,對其他相關人員啟動問責程序,待進一步調查后予以追責。應該說,這一處理較為嚴厲,大快人心。對百姓辦事難的問題,如果都像這樣處理,不僅工作人員不敢亂來,連相關負責人恐怕也不敢包庇了。讓“一次辦好”實至名歸,讓百姓都說好,讓群眾成為改革的監督者、推動者、受益者,恐怕離不了暢通的監督渠道,離不了及時有效的反饋機制,也離不了健康積極的輿論環境。

小蔣隨想: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劍指的就是官僚主義、懶散懈怠、刁難群眾等丑陋習氣。“永遠在路上”說明工作必須持之以恆,同時折射出某些積弊難改。反應到現實中,一些工作人員不覺得刁難、推諉、扯皮有問題,反而動不動就拿“規定”說事兒——反正群眾不了解具體規定,某些辦事人員儼然對規定擁有“最終解釋權”,而且是各人有各人的解釋,還都固執己見。所謂“一次辦好”“一站式服務”,前提是辦事群眾准備的材料齊全。楞說“材料不全”,群眾辦不成事,辦事人員還振振有詞。在很多時候,群眾是善良的,不願意惹事,雖然有一肚子怨氣,還是強忍著,“管事的”說咋辦就咋辦。這不,那女士也是實在沒有辦法了,被兩方不同的“官方說法”搞得精疲力盡,才拍視頻網曝。那女士為什麼不找有關部門投訴?她可能擔心白費力,指不定又整出什麼“按規定辦”。這件事最終得以解決和處置,還是沒有擺脫“媒治”的套路,還是上級領導面對輿論炮轟坐不住了,趕緊出來救場。不得不說,這仍不是正常的行政解題路徑。全面從嚴治黨、整頓吏治,仍然需要進一步強化制度性的、慣常性的約束監督以及問責。另一方面,各種行政規定應該公開透明,對於自相矛盾、各自為政的規定,該修正的要修正,該廢除的要廢除。唯有不斷在干部腦海中加深“庸官、不作為者必被問責”的印象,一些似乎根深蒂固的“臭毛病”才會被動搖乃至鏟除,人民勤務員的角色才會更到位。

小蔣 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 。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張淏晴(實習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