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域外聽風:文化自己會說話

張夢旭

2018年07月20日07: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文化自己會說話(域外聽風)

  歷史陳設、發展故事、生活細節中,往往蘊藏著一個國家的文化特質、民族性格、處事秉性

  久負盛名的美國休斯敦哈比劇院,最近播放了一部反映中國新疆少數民族日常生活的紀錄片《天山腳下》,能容納數百人的放映大廳座無虛席。“沒想到新疆有如此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今年我要去看一看。”來自美國觀眾的反饋,生動展現了文化所具有的獨特“粘連”作用。

  不僅僅是紀錄片。從中國西部電影展到圖片展,從民族服飾展到樂器展,為期一周的“感知中國”系列活動,上演了一場場精彩的文化盛宴,讓美國休斯敦、邁阿密兩座城市的民眾,親身體驗到中國西部文化的多姿多彩和獨特魅力。“栩栩如生的中國形象”,也因此更加立體、豐滿。

  記得在邁阿密,一對美國老年夫婦,在每一件中國民族樂器前駐足良久,不時俯身,探究其內在奧秘。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與鋼琴、提琴等西方樂器迥異的東方樂器實物。一位當地中學的老師,則帶著10名學生來到活動現場,他認為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全面了解中國對於美國學生來說很有必要”。無論今后他們是否能來中國走走、看看,通過影像所感知的中國壯美自然風光、綺麗民風民俗,無形中提升了中國的“能見度”。而這,正是加強相互了解和信任的重要基礎。

  “澆灌花朵的是雨水不是雷鳴”,一個國家的文化要想走出去,走進去,同樣也需要採取多種“細無聲”的潤物方式。記得去年在一艘郵輪上,中國陝西、浙江、四川等地文藝工作者先后登船表演。陝西安塞腰鼓表演,體現西部人民的朴實和坦蕩﹔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展示中國江南的柔美意境﹔川劇變臉,詮釋四川人民的熱情與奔放……整個航程下來,不少外國觀眾產生了“看看真實中國”的迫切想法。可見,在適當的時候,用恰當的方式,在傳播對象心中埋下文化興趣的種子,假以時日,種子自然會慢慢發芽、開花、結果,最終促成文明的交流互鑒。

  隨著中國與世界的互動日漸密切,希望深入了解中國的外國人士越來越多。而以文化交流為切入點,被公認為是拉近彼此距離、消除心理隔閡的最佳方案。筆者曾陪同幾位外國記者來中國參觀訪問,在故宮和長城品味古代中國智慧,在復興號體驗當代中國發展脈動,在上海弄堂深處感受濃濃的生活氣息,通過短短一周的行程,他們看到了與西方媒體報道完全不同的中國。“中國人民勤奮、友好、溫和,你們的文化含蓄包容”,歷史陳設、發展故事、生活細節中,往往蘊藏著一個國家的民族性格、處事秉性,讀懂了這些,才能不為片面報道所迷惑,真正理解不同國家和世界打交道的深層邏輯。

  海天各一處,共飲一泓水。文化的魅力在於“擬諸形容,象其物宜”,用一種感性的方式展現一個國家的風貌。這或許就是文化的力量,成於無形、柔軟似水,卻能直抵人心、凝結一切。“文化自己會說話”,給優秀文化提供更多對外出口,各國人民必能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開創更有選擇的未來。

(責編:馮人綦、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