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關鍵在於有效發揮人的積極性

——把創新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③

李洪興
2018年07月19日05: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於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

  

  科技創新,人才為本。日前,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明確指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關鍵在於有效發揮人的積極性。”這一論斷再次昭示了那條顛扑不破的客觀規律: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佔據優勢。

  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深挖科技發展潛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對於培養一流科學家不太成功這件事,是值得討論的。“是不是有這個現象?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到底重要不重要、值不值得去研究?”最近,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連發三問,引人深思。從“錢學森之問”,到現在“為什麼培養一流的科學家不太成功”的“楊振寧三問”,都指向了人才,尤其是一流頂尖人才培養這一關鍵之處。

  客觀地講,我國當前的高水平創新人才仍顯不足,特別是科技領軍人才相對匱乏。以人工智能領域為例,有關數據顯示,全球人才數超過190萬,中國隻有5萬名。之所以存在人才短板,原因多種多樣:評價機制不合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的現象嚴重﹔管理制度不能適應創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現象依然存在﹔讓優秀科技人才得到合理回報的方式方法欠缺,獎勵機制有待完善……尊重人才成長規律,解決好科研體制機制、人才隊伍建設的結構性矛盾,是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的當務之急。

  人才不是“一鍵輸出”、不能拔苗助長,培植好成長的沃土至關重要。有人說,一支世界級球隊,不僅要有耀眼的巨星,也要有科學合理的人才配置﹔不僅要有良好的管理運行機制,也要有適宜將帥之才施展才華的文化環境。創新人才團隊的建設,同樣如此。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必須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於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囿於國力,難以為創新人才提供完備的硬件環境。如今,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GDP2%這一科技界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目標早已實現,而且是在GDP連續增長的基礎之上。可以說,經費問題不再是阻礙創新最重要的瓶頸,怎樣把“軟件”設計好、運行好,成為調動人才積極性的關鍵所在。如果年年花小半年時間申請項目、鑒定成果,月月用好幾天時間應付檢查評估,天天填形式多於內容的表格,再有潛力的人才也會覺得一籌莫展。但從另一方面看,也不能都怪各種管理評價體系過於嚴苛,科研投入效率低下、亂花錢浪費經費的情況也確實存在。如何協調好兩方面的關系,把人才評價和經費管理做得因人制宜,是調動人才積極性的一個重大挑戰。

  有人經常感慨,不論是英國卡文迪許實驗室,還是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學派,抑或是其他世界頂尖水平的科研機構,優秀人才總是一茬接一茬。究其原因,影響因素多種多樣,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在領軍人物的帶動之下,正確地提出了問題,找准了努力的戰略方向,這才形成了創新人才層出不窮的良性循環。今天的中國,創新需求極為旺盛,需要我們在供給側打一場翻身仗,進而將那些親身探求而不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規律揭示出來,把那些真正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行之有效的辦法總結好。真能做到這些,一個有著13億多勤勞智慧國民的國家,理當不應為人才發愁。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19日 09 版)

(責編:馮人綦、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