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藝海觀瀾:形塑健康向上的網絡審美情趣

胡一峰
2018年07月17日04: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互聯網與文藝結盟,增強了文藝的社交功能,使文藝更加深刻而廣泛地嵌入人們生活。走向成熟的網絡文藝要保持並強化對人們文藝需求的敏銳感知和迅速回應,弘揚時代精神,傳播正能量

  

  網絡文藝是互聯網技術催生的,它的發展與互聯網發展密不可分。近年來,我國網民規模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據第四十一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網絡普及率達55.8%。同時,2017年網絡娛樂類應用用戶規模也保持高速增長。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年增長率最高,達到22.6%。其中,游戲直播用戶規模增速達53.1%,真人秀直播用戶規模增速達51.9%。在我國境內外上市互聯網企業中,網絡游戲類企業佔比達28.4%,大大超過電子商務、文化傳媒、網絡金融和軟件工具類企業。這些數據直觀地說明,今天網絡文藝正在走向繁榮,還在不斷催生和細分新的“風口”。

  但同時也應看到,當前網絡文藝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從創作生產來看,革命文化、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還沒有得到充分表達,網絡文藝強大的數量擴張力還沒有轉化為有效的精品孕育力,藝術創作之於產業運作的相對獨立性還沒有形成,相當一部分網絡文藝作品題材雷同、跟風模仿,還僅僅停留在滿足低層次文化需求的水平上,尚未觸及人類精神世界深層次問題﹔從監管治理來看,網絡文藝治理法規、政策及措施都還正在完善,網絡文藝界規則意識有待強化﹔從理論評論來看,網絡文藝研究的核心論題和基本范式尚未建立,相關研究和評論滯后於網絡文藝發展現狀,等等。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妥善解決,我國網絡文藝精神支柱就無法真正挺立,讓人有后勁不足之憂。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時代網絡文藝也正在度過青春期,若能不斷增強秩序性和責任感,或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回顧網絡文藝走過的20多年歷程,可以發現,繁榮發展網絡文藝,增強其與當下社會的整合,讓網絡文藝更好地發揮服務人民、引領風尚的作用,歸根結底在於推動網絡文藝以更加有序、有效的方式滿足人們求新求變的文藝需求。也就是說,走向成熟的網絡文藝,要保持並強化對人們文藝需求的敏銳感知和迅速回應。

  社會發展史表明,和對食物的追求一樣,人類對美、對藝術的追求始終未變。如果我們將這種追求稱為“藝欲”的話,“藝欲”不會像“食欲”那樣在滿足后減弱,反而會不斷增強,這種增強主要表現為渴望獲得質量更優的文藝作品。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即便是獨自閱讀一部文學作品、欣賞一部影視劇或聽一場音樂會,也會產生與人交流的內在要求,這種內在要求反過來又會刺激和增強新的文藝需求,此種新需求主要不是重復欣賞某部作品,而是希望欣賞到更加精良多樣的作品。

  互聯網與文藝結盟,在開辟“藝欲”滿足新渠道的同時,增強文藝的社交功能,使文藝更加深刻而廣泛地嵌入人們生活。從創作角度來說,由於門檻較低,越來越多普通人成為文藝創作者,創作者和消費者正在發生身份融合,而創作主體的多元廣泛為創新創意迸發提供有利條件﹔從生產傳播機制來看,在互聯網環境下,創作平台與傳播平台正在發生平台融合,為文藝作品傳播以及文藝現象形成提供便利﹔從欣賞者角度而言,網絡賞藝時代的來臨特別是社交網絡媒體深度介入生活,不但拉近人與藝術的距離,更是把人“拉進”藝術,生活現場和藝術現場也在發生某種融合。

  這三方面融合不但拓展文藝需求新空間,也豐富著人們的文藝體驗,推動著文藝需求向更廣闊地帶和更豐富層次演變。對更加多樣、豐富文藝生活的追求,成為網絡文藝萌生及持續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也正因如此,在推動和規范新時代網絡文藝發展各項工作中,最根本的是科學有效地引導人們的文藝需求,形成一種健康、向上的網絡審美情趣,在推動網絡文藝精品創作的同時,逐漸沉澱一批有代表性的優秀作品和創作者,樹立起中國網絡文藝發展的標杆。網絡文藝評論應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旗幟鮮明地對那些庸俗媚俗低俗或格調不高的作品進行批評,褒優貶劣,激濁揚清﹔另一方面,積極遴選、主動評介那些弘揚時代精神、傳播正能量、具有經典化可能的作品,讓網絡文藝在精耕細作中給中國乃至世界帶來新的驚喜。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17日 14 版)

(責編:岳弘彬、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