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一線視角:“52個鎮長”眾籌出的脫貧希望

何鼎鼎
2018年07月16日04: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創造性的扶貧點子,要靠內生動力,也要靠眾腦集智、眾人拾柴,吸引更多社會力量

  

  對於中國球迷來說,剛剛閉幕的俄羅斯世界杯不僅比賽精彩紛呈,也邂逅了不少中國元素。其中,6位中國小護旗手在世界杯閃亮登場,讓貴州丹寨縣名揚四海。過去一年,這個貴州小縣與世界的聯系變得緊密起來。比如,以丹寨“輪值鎮長”創意扶貧項目為主題的《丹寨52個鎮長》,在2018年戛納國際創意節上斬獲銅獅大獎。來自中國的創意扶貧,讓世界感受到強烈震撼。

  說到這52個鎮長,先要從丹寨的旅游扶貧談起。國家級貧困縣丹寨位於黔東南,交通不便但山清水秀。2014年,一家企業與丹寨簽訂了整縣幫扶協議,起初的想法是提升當地養殖業與種植業,以發展特色水稻、茶葉、黑毛豬養殖來脫貧。但經過仔細的調查測算發現,光靠養殖與種植,規模與產值很難做上去,不僅無法實現如期整體脫貧,還很可能會破壞當地生態環境。

  要脫貧致富,發展如何騰籠換鳥?旅游扶貧成了首選。但就像很多地方一樣,建旅游小鎮容易,難處在如何短時間形成口碑、引來客流。他們想出一招:面向全球海選輪值鎮長,條件是每人在上崗的一周中要為丹寨做成一件事。招聘本身成了事件營銷,招聘的結果也很令人驚喜。成功當選的有交通電台的主播,有美食網紅,有國際男模,也有知名的“中國通”。他們動用自身人脈,竭盡全力為“治下”小鎮鼓與呼。評茶師將“丹紅”“丹綠”茶帶出丹寨,名模鎮長將世界小姐帶入丹寨。一年52周,每位鎮長都打出了特色牌,讓“游丹寨就是扶貧”的理念為人所知。

  有人或許說,這麼“洋”的方式我們學不來。其實,輪值鎮長只是當地精准扶貧的其中一策,無需照搬照抄,但見微知著,眾籌資源幫扶的理念倒很值得學習。尤其是對於貧中貧、困中困而言,常規方式走不通,往往需要機制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創新,拿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脫貧要靠內生動力,也要靠眾腦集智、眾人拾柴。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加入進來,這正是脫貧事業獲得長足進展的保障。

  吸引社會力量,不見得是單向求助式的化緣。丹寨的扶貧茶園開了后,不少家長通過網絡幫孩子認領一畝專屬扶貧茶,線上線下共同促進了愛心教育。有位輪值鎮長干完一周覺得不過癮,幾乎在丹寨扎下根來干事創業。這讓人感慨:隻要扶貧是在干實事,愛心就會來眾籌,實干家就會站出來,當地人也就多了機會。據中國旅游研究院專家報告顯示,去年丹寨直接間接增加2.4萬個就業崗位,帶動超過20個產業全面發展。

  在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扶貧工作更加需要點專業精神。無論是政府作為還是社會幫扶,只是蜻蜓點水,結果自然不會好。精准扶貧需要一絲不苟、思路開拓的專業精神。真正將扶貧開發的全過程當作一件事業去做,當成一項產業去做,下功夫在項目運營上保持專業水准,注重將產業扶貧與地方發展深度融合起來。如此,短期的脫貧不會太難,長期的致富也會有牢固根基。

  (作者為本報評論部編輯)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16日 05 版)

(責編:馮人綦、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