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實現環境治理現代化

——守護我們的藍天綠水③

盛玉雷
2018年07月09日04: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通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環境治理制度,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可持續的內生動力

  

  進入7月,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已接近尾聲。這場覆蓋10省(區)、問責近2000人的環保風暴,不只是核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總體落實情況、重點環境問題具體整改情況,更將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建設和推進情況列入督察重點,從制度層面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保駕護航。

  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這已經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廣泛共識。黨的十八大以來,污染防治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從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宏觀層面綱領,統籌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到實施“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陸續出台《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中觀層面制度,生態環保執法監管力度空前﹔再到推行河(湖)長制、禁止洋垃圾入境、開征環保稅等微觀層面安排,覆蓋生態保護神經末梢……不斷完善生態文明的制度體系,不斷推進環境治理現代化,為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少數人靠覺悟,多數人靠制度。”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既要強調真刀真槍、真抓嚴管,讓環保利劍時刻高懸,也要提防治理“一陣風”、整改“一刀切”,不搞“運動式執法”。這就需要發揮制度管根本、管長遠的作用,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實際上,通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環境治理制度,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可持續的內生動力,這是一種全新的環境治理思路,也是在生態環境領域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努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關鍵在真抓,靠的是嚴管。揆諸以往,為什麼一些偷排偷放現象屢禁不止?為什麼一些污染行為明知故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執法失之於軟、失之於鬆,制度成為中看不中用的稻草人。與之相比,正是因為對違法現象從過去的有心無力到而今敢於動真碰硬,曾經“大海撈針”的督察方式現在變得有的放矢,以前含糊其辭的信息公開如今指名道姓、措辭嚴厲,大幅增加違法違規的成本,讓各項環保制度具有了雷霆萬鈞的震懾力。可見,再完備的制度設計,倘若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隻會成為空中樓閣。唯有狠抓落實,力求實效,才能彰顯環保法規鋼牙利齒的威力,讓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無處藏身。

  正因此,實現環境治理現代化,既需要實現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善於進行頂層設計、更加注重建章立制,也需要實現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著力提升治理效能、更加注重制度實施。這就需要我們從“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兩個方面進行突破:一方面,要解決體制不健全、制度不規范、法規不嚴密等問題,加快制度創新、增加制度供給﹔另一方面,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既有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又有最剛性執行、最扎實落地,才能真正實現環境治理現代化,確保生態文明建設行穩致遠。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打贏這場攻堅戰,需要用制度來落實我們的決心與信心、協調我們的理念與行動。長遠來看,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不僅能帶來環境的改善、生態的優化,也不僅貢獻了生態文明理念,更將豐富生態治理的模式和制度體系,豐富人類制度文明。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09日 05 版)

(責編:袁勃、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