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讓每個有難人感到社會的善意

李曉鵬

2018年07月03日08:01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讓每個有難人感到社會的善意

現年77歲的陳志鳳老人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小事”。說她了不起,是因為這件事的社會意義很豐富,在一個充滿各種各樣利益糾葛和情緒多元的社會,陳老師的做法,說明普通人也可以為轉型期化解社會矛盾做出自己的貢獻。說是小事,事件中也僅僅隻涉及一個殘疾女童和一個退休老教師,陳老師也沒告訴任何人。但這件小事,陳老師一做就是15年,是我們很多人能夠想到卻做不到或者堅持不下去的好事。所以,陳老師的事跡,能夠帶給我們很深的觸動。

只是因為人群裡多看了一眼,當年,浙江傳媒學院的陳志鳳老師被張青雲的悲慘境遇打動了。張青雲剛出生,手腳有殘疾,母親難產去世,父親張繼虎身體不好,又舍不得女兒,隻好站在路邊乞討。陳老師自己也不富裕,自己的外孫女才兩歲,看到張青雲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外孫女。她當即掏出所有的錢交給了張繼虎,並與張繼虎來了個君子協定。

養孩子的錢,由陳老師一力承擔,條件是不能再去乞討了。一方面,大人身體不好,東奔西走無法照料孩子。另一方面,不能給孩子不勞而獲的心理暗示,這樣會毀了孩子。陳老師說,如果發現他沒有帶孩子回家,或者繼續帶孩子乞討,不僅停止支付,而且已給他的錢也要退還。張繼虎應承了下來,並遵守了承諾。然而不久,張繼虎因病去世,這個承諾也轉到了張青雲的大姐和大姐夫身上。其間,有人甚至找上門來,要出錢租小青雲去討飯,被果斷拒絕。

禮失求諸野。通過陳志鳳老師和張青雲一家的事跡,我們清楚地看到一個普通老人的善良執著,以及一個普通農村家庭面對苦難依然堅守承諾。在貧窮的壓力下,張青雲一家信守了承諾,陳志鳳老師,也堅持了15年。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堅持這麼久做一件好事,這件了不起的小事,其實需要雙方共同完成。陳老師連丈夫和女兒都沒告訴,只是在7年前因癌症動手術,怕自己下不了手術台,才把這件事托付給了支部書記。這是因為,她把資助張青雲完全當成了自己的事。但這件事卻說明,始終有來自民間的力量,在默默堅守社會的善良底線。

很久以前,有一首老歌,歌詞有一句叫“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社會發展到今天,由於利益格局調整,必然會帶來各種各樣的矛盾。面對這樣的狀況,社會管理者自然應當有所作為,做到公平公正,但社會成員也可以有自己的作為。同樣的事件,不一樣的應對,就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不以善小而不為。”陳老師的做法,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他人伸手幫一把,扶一把。事情雖然很小,卻可以讓處於困難的人群感受到來自社會的善意。如果每個人都能夠釋放出對他人的善意,哪怕做不到陳老師這樣的堅持,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對周遭每個人都面帶微笑,保持禮貌,彼此之間感受到共同的情感,不再是陌生的彼此。久而久之,就能夠化解社會的戾氣,讓矛盾和沖突不那麼劇烈。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