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生態論苑:科學防治沙患 筑牢綠色屏障

寇江澤
2018年06月09日05: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科學防沙治沙,自然修復與人工治理相結合,一定能讓大地的綠色增多、黃沙消退,以優質生態產品提升人民的生態環境幸福感

  

  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四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荒漠化被稱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生態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保護和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大,持續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等重點工程,啟動了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和沙漠公園試點建設。5年來,我國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積超過1000萬公頃,封禁保護面積超過150萬公頃。自2000年以來,全國荒漠化和沙化面積已連續3個監測期出現“雙縮減”,北方風沙線上初步建立起一道綠色生態屏障,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不過,我國依然缺林少綠、生態脆弱,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沙化非常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達261萬平方公裡,佔國土面積的27.2%﹔沙化土地面積達172萬平方公裡,佔國土面積的17.9%。北方不少地方,仍然會遭遇沙塵天氣襲擾。例如,今年以來,大風數次把沙塵從沙源地吹過來,北京已經發生了4次以浮塵為主的沙塵天氣。

  以往,在北方一些地方,肆虐的“黑風暴”曾經造成嚴重財產損失甚至人員傷亡,許多人對“沙魔”深惡痛絕。沙患如今仍然存在,不過,我們還是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盲目“向沙漠進軍”、企圖消滅沙漠是不現實的,不顧自然條件在沙漠地區大規模、高密度植樹造林種草,也並不可取。一方面,沙漠自古就有,治沙並不是要“消滅沙漠”,而是治理人為造成的沙化土地,減少沙塵暴等危害。我們應該有消除沙患的信念和信心,但也要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講科學,不蠻干。另一方面,沙塵暴作為一種自然現象,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但同時有一定的正面作用。沙塵天氣發生時,會給海洋浮游生物提供豐富營養物質,使浮游生物增加,消耗大量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沙漠、海洋、陸地、森林等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地球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

  近年來,我國在治沙中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對於人煙稀少、治理難度大的干旱、極端干旱區原生沙漠、戈壁等,採取封禁保護來恢復植被和保護沙地表面結皮,嚴守生態紅線,減少人為干擾,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功能。實踐証明,大面積封育,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修復生態,是治沙的一個有效手段。

  一手抓自然修復,另一手也要抓人工治理,兩者不可偏廢。人工治理的過程中,治哪裡、怎麼治、用什麼樹種、草種,都要經過科學論証、認真研究。在當前國家投入有限的情況下,治沙不能“大水漫灌”,應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推動沙區生態狀況整體好轉。立足於沙區實際情況,適地適樹適草,優先選擇易於成活和管護的鄉土品種。

  前不久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更多的綠色、更多的藍天,是優質生態產品的題中應有之義。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科學防沙治沙,自然修復與人工治理相結合,一定能讓大地的綠色增多、黃沙消退,以優質生態產品提升人民的生態環境幸福感。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09日 09 版)

(責編:王仁宏、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