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民生觀:給“宅老”提供更多關愛

陳  得
2018年06月07日05: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積極融入社會、重新建立與社會的聯系,對於老年人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不久前,有位90歲的成都老人踏上了環游全國的旅程,又一次。在家人的陪伴下,這位老人這次計劃用3個月時間,行走3萬公裡。

  消息一傳出,網友紛紛點贊。有說老人家老當益壯的,有說老人家堅持夢想的,有說老人家挑戰極限的。不過在筆者看來,這件事最大的啟示就在於它提出了一個老年人再社會化的問題。

  筆者的岳母這幾個月一直心情不好,悶悶不樂,長吁短嘆。她不喜歡出門,身體沒啥大毛病。自從退休以后,她似乎和社會脫節了,斷了聯系,每天都是在房間裡宅著。我們也勸過她,您老在家裡宅著,都成“宅老”了,沒事就去公園裡走走,或者去旅旅游。但是老人一直搖頭,說沒意思。有朋友提醒,對此千萬不可大意,她的母親也是同樣的狀態,去醫院一診斷發現是一種心理疾病。

  出現這種情況也不難理解。人是社會性的,在社會聯系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而退休后失落孤獨、慢性病的困擾、生理機能喪失等因素,導致一些老人容易產生不良的心理情緒。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億人,佔總人口17.3%。對其中不少失能失智的老人,社會各界給予了很多關注和幫扶,為家庭減輕了不少負擔,但是對於其中包括岳母在內的、不失能不失智但是心理健康堪憂的老人,相對來說關心不多。

  對於這部分“宅老”,急需幫助他們實現再社會化,不讓他們感覺自己是被遺忘的人。那位周游全國的九旬老人,就是在積極融入社會、重新建立與社會的聯系,這對於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心情好了,疾病也就少了。

  這一方面提醒我們做子女的,要為老人創造機會走出家門,除了關心爸媽的老胳膊老腿,還要關心他們的心理情緒。另一方面,這提醒相關養老部門和機構,還有社會敬老團體、志願者,不但要把服務送進老人家裡,還要想辦法把老人請出來,幫他們建立一個溫馨、和諧的社會聯系。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07日 16 版)

(責編:王吉全、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