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亟需群眾參與進來

余明輝

2018年06月04日08:04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亟需群眾參與進來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財政加大脫貧攻堅投入,發揮了政府投入在脫貧攻堅中的主體和主導作用。隨著脫貧攻堅工作不斷深入,新情況不斷出現,客觀上對扶貧資金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將績效管理這一提高國家治理水平的重要方式應用到扶貧領域,能為我國扶貧事業增添亮麗一筆——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以切實加強財政扶貧項目資金管理,落實資金監管責任,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近些年來,隨著各級各地財政資金支持扶貧力度的不斷加大,相關扶貧項目資金可謂體量巨大,比如僅中央一級,2013年至2017年累計補助地方就達2787億元,年均增長22.7%。但是,不少地方在扶貧項目資金的績效管理上卻沒有有效的資金投放效果評價制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扶貧項目財政資金的監督、使用效率和績效凸顯。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此次《辦法》的出台,對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的科學管理,無疑非常必要和及時,值得肯定與期待。

所謂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簡單來說就是監督扶貧項目資金如何盡可能高效地利用和發揮扶貧帶貧效果。事實上,對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此前不少地方也都進行了不少積極的有益探索,比如事前嚴格審批財政投資和參與項目的可行性和科學性、有效性,扶貧項目資金專款專用和單獨建賬,成立項目專班推進項目實施﹔事中、事后定時嚴格無縫跟進審計項目資金的使用等,這都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財政扶貧專項資金的快速投入使用,高效發揮了作用。

但筆者以為,由於以往地方制度的不夠系統等原因,以往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的發揮,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由於一些扶貧項目資金在前期的投入和項目確定上,缺乏基層扶貧人員和貧困群眾的有效參與,讓一些扶貧項目在落地實施上並不是很准確,並沒有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二是在項目資金績效的評估上,由於缺乏基層群眾的參與,相關的績效評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夠客觀的成分,也就相應地缺乏一些社會公信力。

基層群眾作為基層扶貧的參與者和見証者,甚至是受益者,也是最熟悉情況和最有權的發言者,讓他們尤其是貧困群眾參與到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的評價當中來,在績效評價的可信性、公平性和真實性上,無疑會得到一定的提升。

更關鍵的是,通過基層群眾參與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或打分,會倒逼有關方面在項目的確定和資金的投放上,更加謹慎、精准、科學,盡量嚴防這些資金在使用過程中的“跑冒滴漏”等問題,最大可能提升政府有限扶貧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帶貧效果,盡可能發揮扶貧過程中四兩撥千斤的效果,盡可能促進扶貧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

因此,國家此次出台《辦法》,強化在扶貧項目資金的績效管理,在具體落實中,不管我們採取什麼方式和方法,進行多周全的安排,但絕對不能缺少的一方面就是要在績效評價安排上,必須統籌安排一定的措施和途徑(最好是暗訪等不公開途徑),切實讓基層群眾參與到評分當中來,並要佔一定的分數比重。這是提升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公平、公正的需要,更是民主的需要。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