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天價打賞”糾紛不斷,規范別缺位

蔣萌

2018年05月16日16:2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天價打賞”糾紛不斷,規范別缺位

背景:遼寧大連一9歲女孩小鑫在虎牙直播平台給主播打賞了5萬余元,其母親維權三個多月一直沒有結果。對此,虎牙公關部陳女士表示,一般會建議當事人提供孩子玩手機游戲時的視頻資料,但小鑫的申訴材料裡沒有﹔因無法証明確實是孩子操作,所以申訴始終未通過審核,平台也將原因向申訴人進行了告知。

中國青年報發表與歸的觀點:雖然家長有一定責任,但類似的事情之所以不斷發生,並且維權困難重重,根本還是因為監管存在種種漏洞。其一,平台往往缺乏針對未成年人的注冊審核和使用限制。小鑫事件中,注冊的個人信息裡明確寫著年齡9歲,頭像也是小鑫本人,如此明顯能看出是未成年人,虎牙卻解釋稱,“有很大一批網友在注冊時會選擇使用假身份,這對平台來說很難進行辨別。”雖然沒有相關法規要求注冊必須實名,但能否對未成年人多雙眼睛呢?其二,沒有建立相應的維權選項。比如,跟微信公眾號打賞一樣,可以設置一個緩沖到賬時間段,給用戶一定的“后悔權”和糾正失誤的回旋空間。畢竟,除了未成年人這種不理性、不知輕重的打賞外,還存在因操作不當引起的打賞行為。直播平台已誕生多年,網紅直播已經發展成為一種職業,直播打賞也漸次成為一種商業模式。為市場和消費者權益護航的相應法規是時候出現了。不能一到維權的時候,才發現隻能往《未成年人保護法》上湊。“你無法証明是小孩打賞”,一時讓家長們無所適從。總體來看,家長需要吸取教訓,但平台和有關職能部門,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小蔣隨想:雖說孩子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但如今許多孩子玩手機比家長還溜,一些父母一看孩子鬧就用手機哄,使“父母監管”成浮雲。理解了這些,就不難理解一些孩子為何知道父母的手機錢包支付密碼,一旦熊孩子失控,崽花爺錢不心疼,父母能不面臨要后賬的尷尬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孩子欠教育闖禍,某些父母彌補禍事付出的精力和積極性,比教孩子時大得多,耐人尋味,更不正常。說這些,不是為直播平台脫責。事實上,平台為了吸引流量、更為了吸金,對直播內容、用戶年齡、打賞金額等不積極設限,導致低俗情色內容泛濫、兒童看“兒童不宜”暢通無阻、巨額打賞產生的糾紛不斷。平台的心思都用在做大用戶群、做好數據報表、進一步融資、尋求上市、被高價收購,自律規范排老幾?對於打了賞又想往回要,直播平台的態度都消極。是不是未成年人打賞未必是核心,直播平台不想設支付緩沖期、給予用戶后悔權才是關鍵。考慮到此類糾紛不斷出現,互聯網管理部門及法律規范制定不能作壁上觀。法治需要專業精細,打賞出問題,隻能參考“贈予”或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法規,終有隔著一層的感覺,法律適用面臨爭議,還會出現“同案不同判”。不僅是未成年人打賞糾紛多,不是還有大媽天價打賞男主播鬧得不可開交嗎。在此問題上,法治規范不能缺位。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