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汶川大地震十年,那些不能忘卻的記憶

李泓冰

2018年05月12日19:52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日歷第十次沉重地掀到這一頁: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一個國人不忍碰觸的國殤日。能夠陪伴災區撫平深創巨痛的,不僅是流水般的時間,更有那些永不能忘卻的記憶,那些刻在無數人生命中、刻在共和國年輪上的人和事。

198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作家韋塞爾說過:“我們決不能讓我們自身忘掉那些死去者的命運。如果我們真忘掉了,我們就是使他們再一次的死亡,我們自己就對他們的生命、他們的死亡變得毫無價值而負有責任。”事實上,對任何災難,最好的祭奠,是鳳凰涅槃般的進步,唯有生者奮進的步伐才能讓逝者心安。且讓我們重溫這十年,重溫曾讓我們牽挂的那些人和事,痛定思痛,或許才能有所收獲。

我們難以忘卻的,是數萬曾經繽紛的生命,擁有多彩人生的同胞,在“5·12”那個下午驟然離去——長歌當哭、遠望當歸的集體傷逝,讓共和國從此更加尊重生命、以人為本。當年,一個叫曉樺的小女孩,先后失去了同學、老師、奶奶和弟弟,在綿陽九州體育館,在記者鏡頭前,全國人民都揪心地聽到她的失聲痛哭。淚飛頓作傾盆雨,她哭出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悲愴!汶川哭,四川喊,全中國都失聲,大地震奪走了八萬多同胞的生命!

汶川大地震七日之后,五星紅旗為遇難同胞而降——全國哀悼日的設立,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為平民的群體性遇難舉行國葬。下半旗志哀,表達出從決策層到全國人民對生命最深切的緬懷。大災大難之后,我們收獲了對生命的高度尊重,社會文明走向更高層次。

十年后,遇難者墳前的小樹成蔭,幸存者臉上的笑容重現,新生兒已成茁茁少年,嶄新的北川縣城讓災民又有了美好家園﹔歷經生死,喊著“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困難能戰勝”,他們用勤勞雙手重建美好家園。這十年,幸存者的人生,已經嵌入波瀾壯闊的中國故事,有跌宕起伏,有扣人心弦,有歌哭歡笑,更有平靜安然……

我們難以忘卻的,是危難之中飛身趕到的子弟兵,是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的志願者,站在祖國需要的地方,讓中國日益變成“一塊鋼板”。天崩地裂,房倒屋塌,威武之師搶險救人、沖鋒陷陣。當年,空降兵“十五勇士”驚天一跳,冒死進入已失聯兩天兩夜的汶川震中,絕望中的災民看到天兵的到來,顫抖喊出“解放軍來了”,那意味著生的希望和信心——這是中國空軍部隊首次在高原復雜地域,既無氣象資料,又無指揮引導,運用傘降方式賭命般進行地震救援。而今,中國救災減災能力日益增強,還數度遠赴海外,接回遇險同胞。

志願者們挺身而出,在抗震救災中成為貢獻卓著的中流砥柱﹔全國人民心手相連,用各種方式援助援建災區……不光是慘烈的災變中,更在災后重建的漫長歲月,以80后甚至90后為主體的年輕一代,用堅強、韌性、專業知識與責任感,讓長輩們刮目相看。在玉樹地震,在北京奧運和上海世博,在中國制造、科技創新等領域,他們逐漸成為共和國的生力軍,顯示著熾熱的情誼和深沉的責任感。

我們難以忘卻的,是我們收獲了“對口援建”這一災后重建模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快速集結,“一省幫扶一個縣”的“對口幫扶”模式的成功,讓世界驚嘆“中國式幫扶力量驚人”,“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擬”。東部19省市“對口支援”災區19個縣市,承載著無數愛心的涓涓細流,匯聚成奔涌的江河大川,滋潤著飽受創傷的土地。

重建中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民生優先”,災區的基礎設施、公共事業都比災前脫胎換骨,學校、醫院的軟硬件,吸納就業的能力,建筑的抗震標准 ,都遠比災前更上一層樓。黨的十八大以來,曾經的39個重災縣,年均GDP增長達9.2%,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長也達到9.2%。

我們難以忘卻的,是收獲了防災減災、抗災救災的科學認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致信時所說,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知沒有止境,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恆課題。科學認識致災規律,有效減輕災害風險,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

我們難以忘卻,我們永遠銘記,是為了在痛楚中學習,在痛楚中進步。災難與輝煌並存,痛楚與復蘇同在,細數十年成果,值得格外珍惜……

(責編: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