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大家手筆: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自信的底氣

葉自成
2018年05月09日05: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主要體現為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和夢想精神。它歷久彌新、與時俱進、生生不息,是我們的驕傲,是今天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底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在偉大民族精神孕育滋養下,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背靠中華民族的厚重歷史,擁有偉大民族精神,我們今天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前進,具有無比強大的力量。

  偉大民族精神推動中國人民探索正確發展道路。在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鴉片戰爭后,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直到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才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在偉大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帶領中國人民開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在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我們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人民找到中國道路、發展中國道路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中國道路也必將在偉大民族精神的滋養下越走越寬廣。

  偉大民族精神推動中國人民進行思想理論創新。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孕育了許多思想巨匠,他們追問自然演變規律,探尋國家發展路徑,發揚天下為公情懷,鑄就不朽思想篇章。如《易經》提出“生生之謂易”的思想,強調人們探求真理和規律的認識永無終結。儒家揭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法家認為“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指出一個國家要實現富強必須銳意變法改革。這些思想在后來漫長歲月裡又不斷發展,成為優秀文化傳統,直到今天仍具有強大生命力。中國共產黨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進程中,堅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取得豐碩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精神特質,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偉大民族精神推動中國人民探索先進制度。在傳統社會,中國的先賢們就討論過什麼樣的治國理政方式是好的,很多人提出民本主義的政治主張。我國隋唐時期形成科舉制﹔宋朝的經濟制度已含有近代商業的許多因素﹔等等。這些都體現出中國人民以偉大的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對先進政治制度的探索。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正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而來的,其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為它深深扎根於中國土壤。這是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充滿自信的根源所在。

  偉大民族精神灌溉滋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古代就取得了非常高的文化成就,這與中國人民偉大的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和夢想精神是分不開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成功,並在這個過程中鑄就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中國人民的偉大民族精神也是分不開的。正因為擁有偉大民族精神的灌溉滋養,中華文化才能不斷創造新輝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才能越來越繁榮興盛,在此基礎上的文化自信才更有底氣,我們的發展也因此獲得了更為持久、更為深沉的力量。

  (作者為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09日 07 版)

(責編:王吉全、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